但厨师千方百计做出的面条还是达不到要求。
一天,厨师为崔县令炖羊肉,用竹筷插入羊的眼窝取出羊头时,看见汤水浓汁成为一条线,越来越细,慢慢地流入锅内。
从这一偶然现象中,厨师突然得到启示,于是他将吃完羊肉的羊头骨架置放在案板上,两个眼洞内分别插进竹筷,将经过发酵、原本准备用来蒸馍的面团搓成粗湿面条。
随后两头各缠绕在两根竹筷上,两手各执一筷,轻轻地拉扯,面条果然越来越细,并不会断条。
于是,较细的中江挂面就这样产生了。
挂面师傅都把挂面“上竹”所用的木头架称作“羊头架”。
厨师将细面煮出,崔县令尝过后大加赞赏,随后常以这种细面在县衙宴请社会名流,这个方法也逐渐传到了民间。
经历代面匠们不断总结改进,中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手工制面工艺。
中江挂面讲究自然晾晒,顺天而成。
如今,每一根中江手工挂面都要历经和面、开条、盘条、抻条、上竹、扑粉、晒面、切制、包装等18道纯手工工序。
因为气温的原因,每一年中江挂面的制作时间,只有短短五六个月。
因工序繁多,看天吃饭,正宗的中江手工挂面产量很小,一般的家庭作坊一天也只能做两百斤挂面。
清代道光至民国年间,是中江挂面的全盛时期,作坊林立,产量猛增,年产100万公斤以上,以大宗产品进入省内外市场,涌现出挂面匠。
由于当时中江水运发达,每天常有几十条船满载中江挂面,驶离凯江小南门码头,由凯江、涪江、长江水运而下,销至荆、湘、吴、广,远运港、澳、南洋地区;
陆路则有销往成都、温江、灌县等川西地区,还有专程送往京城专供皇帝和大官僚享用的“御面”。
“细如发丝能通风,过夜回锅煮不烂”,中江挂面是一碗穿越千年的美味,被称为面中精绝。
清代诗人王朗山曾生动写道:“中江烧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
当晚,朱传仁便到夏元璋家做客,就为了尝一碗正宗的中江挂面。
只见莹润洁净的瓷碗中银丝盘叠,嫩绿的豌豆尖和煎蛋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沁人心脾的芳香令大家酒意全无。
“先熬一锅鸡汤,或者煎一个蛋,白水煮面,水尽量宽,起面前放点豌豆尖,再撒点葱即可。这是中江挂面的地道吃法。”
有些家里太看重熟油辣子和椒油等佐料的功用,生怕少放了点什么。
结果一碗中江挂面成了大杂烩,反而掩盖了挂面的原味。
此外,在食用中江挂面时不需加入食盐和酱油,因为挂面有盐。
吃过挂面,朱传仁把夏元璋的女佣叫来聊天。
她说在她老家,家家户户都在做挂面,是闻名的挂面村。
女佣说她家已经是两代人做面了,至于儿子将来还做不做挂面,就看他自己选择了。
不过女佣也很自豪,因为他家修建房屋、抚养儿子等所有一应开销,都是她做女佣挣来的。
谈起做挂面,女佣可是如数家珍。
不过,她坦言做挂面是个辛苦活,这也是年轻人不喜欢做挂面的原因。
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根本做不了中江挂面的。
细节很重要,和面过程中,要按照一定比例加水和盐。
盐是不含碘的井盐,而水则来自于当地三四十米深的井水。
只要气候合适,村里人每天都会做面,一次要用掉两百斤河南面粉。
挂面师傅多为“夫妻档”,这也算夫唱妇随吧,要不是因为战乱,可能这位女佣也不会来魔都打工,而是留在家里做面条。
女佣也谈到了些细节,在和面的过程中,她不喜欢用擀面杖,而是一直用双手在揉面。
她说人和面也是需要交流的,手在接触面团时,更能感知到面团的状态。
揉面的过程,就像是与面团在对话。
醒面是面团利用自然环境中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
通过醒面,和好的面就更有韧性,更容易消化。
醒面的时候,需要用干净
塑料布将面团完全盖住,还需要固定的时间。
在中江挂面的作过程中,像这样的醒面需要5次,每次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随后,从开大条、盘中条到搓小条,面条进入了
小条一圈圈盘在黄桶里,盘好后需要盖上塑料布。
这一次的发酵需要3个小时。
在等待过程中,挂面师傅通常会抓紧时间吃饭睡觉。
事实上,面匠们一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且都是利用零碎时间。
生活不规律,不能像其他手艺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也是一些人不喜欢做挂面的原因。
发酵完成,开始将面条“上竹”。
将“羊头”插在黄桶边缘上,再将面竹插在“羊头”上。
取黄桶中盘好的小条绕在面竹上,边绕边抻,然后放入面槽内吊起,盖上草席。
“上竹”是中江挂面制作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辛苦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