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前往洛阳(3 / 3)

的情况下,全靠人力搬运。

而那些民夫的体力和训练水平远不及青牙军,行进速度很慢。

幸亏青牙军的车辆多。

可以帮忙运输不少总兵营的辎重。

他的总兵营军士只需手持兵器,没有太多负担。

大军在初五日凌晨出发,高严的骑兵总和熊一扬的夜不收总作为先锋军。

负责侦察敌情和选择扎营地点。

当天他们行进了大约一百里,在午后抵达大和堡,为主力部队选好了良好的休息场所,以及准备充足的食物。

傍晚,温越和陈伏涌带领的大军抵达目的地,经过了一天一百里的行军。

青牙军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状态。

而陈伏涌的营兵和民夫则显得疲惫不堪。

好在提前准备好了营地,又有丰富的食物的提供,让他们能够快速休息。

高严在营地迎接温越等人。

而熊一扬的夜不收们,继续在前方进行哨探。

接下来的几天内。

青牙军的军事纪律深入骨髓,尤其在侦察方面,他们非常重视。

根据温越的判断,大和堡到嵩县的丘陵山地,以及龙门关附近的山区都是可能有流贼伏击的地方。

需要仔细侦查,以防落入埋伏。

正如预料的那样,流贼仍然顽固不冥,在这些地方布置了诱饵和伏兵。

高严的骑兵轻松击溃了诱饵部队。

而有了夜不收的情报。

高严也谨慎行事,不轻易冒进。

每次遇到伏兵后,都选择在伏击圈外,等待后续主力到来。

流贼已经从刘良翻等人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深知官兵的战斗力不比寻常。

他们的一万人对青牙军的一千人没有胜算。

而现在,面对青牙军的近万的主力部队,自然不敢轻易围攻。

至少需要几万人的兵力布置,以及更加多变的谋划。

这在短时间内,哪能是实现的?

因此,经过几次尝试后,流贼们感觉青牙军们无懈可击,无奈的最终离开。

大军一路平安无事,这让陈伏涌深感庆幸。

他明白到如果自己单独行动,可能早已多次中伏。

而温越看来,之所以他的青牙军不怕伏击,主要是他的青牙军有着出色的侦察能力。

这样就能将中伏的概率,能降低八九成。

从大和堡到龙门关的这一段崎岖山路。

青牙军与总兵营走了两天的时间。

直到初七日的下午时分。

近万大军才终于走了出来,到达伊水左侧的弯巍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