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手伤(1 / 3)

马车都杵在官道拐角。

赵斐比明桂枝高一个头,带着隐隐怒意疾走。

沿途野树虬枝张牙舞爪地笼下来,叶影在他月白襕衫上织出密密的网,将他缚成一只茧。

明桂枝追得鞋底沾满泥星子,喘气声惊起草丛里几只灰雀。

好不容易到了马车停靠的地方,赵斐骤然停下脚步,却良久不语。

随从们以为他们要密谈,娴熟地回避。

风掀起他衣袍一角,露出靴筒暗绣的螭纹,那神兽张着利齿,咬住明桂枝晃动的影子。

“允书兄——”

话音未落,腕子已叫铁钳似的手扣住。

赵斐虎口的老茧硌得她生疼,那处皮肤底下突突跳动的,不知是谁的血脉在贲张。

“孔雀爱羽,虎豹爱爪。”他声音比夜露还凉,吐息扫过她耳际,挟着墨水的苦味,“你倒是怜惜自己的羽毛。”

明桂枝腕骨“咯”地轻响,疼得眼底泛潮。

她不知他怨从何起,干脆把话说开了,兴许还能多掌握原身的信息。

“允书兄不妨明示。”

暮色里,赵斐睫毛垂下的阴影似刀锋开刃:“状元郎怎么不露一手好书法?”

明桂枝一愣,难道原身也擅长书法?

但眼下只能继续之前的说辞。

“珠玉在前,不敢献丑。”

她手腕有种阴寒的、陌生的刺痛,几番挣扎,无奈赵斐本就孔武有力,加之眼下他气在头上,她更挣脱不开。

“惺惺作态,” 他指尖猛然收紧,虎口在她腕上压出月牙痕,嗤笑一声:“史三一介商贾,不配你留墨罢了。”

明桂枝无以反驳。

只怪自己不够谨慎。

二人皆是官身,为一面之缘的商人代笔留书,在时人眼中乃自贬身价。

她甚至让赵斐代书。

史三日后拓了他的墨宝作招牌,万一以后商品有何纰漏,便会算到赵斐这个“代言人”头上。

这么看来,她简直陷人于不义。

无怪乎赵斐气愤。

“是在下龌龊,” 明桂枝忏愧道:“允书兄,万望见谅。”

手腕上的力度徒然骤减。

她感到赵斐轻抚她的腕骨,倏地惊出一身冷汗。

“允书兄!”

明桂枝猛然抽手。

一抬眼,赵斐慌忙转头,避过她的目光。

大约是她的错觉——

他眼神里闪过无限错愕。

明桂枝心中一寒,拱了拱手:“在下告退。” 逃也似的走远。

却及至上了马车,还见赵斐立在原地,神色恍惚。

莫非……他察觉了什么?

马车颠簸着碾过碎石。

明桂枝蜷在厢角,腕上金钏似的瘀痕突突发烫。

细篾条编的帘隙里漏进几线光,恰巧横在她靴尖前,像道生了锈的栅栏。

……

起风了。

风从豁口钻进来,裹着碎玻璃碴子似的凉。

车帘子扑簌簌拍打窗棂。

残阳像泼翻的胭脂匣子,把蓑草染成带锈的铜钱色。

可惜这景致落进赵斐眼底,全成了茫茫一片的酱菜色。

——明桂枝的手有伤。

“他”手腕钩骨之间的凹陷处,有轻微错位。

所以,自己不过轻轻用力,“他”竟无法挣脱。

听闻缉事厂和天机府都有这样的本事,令人腕骨错位,却不至妨碍日常。

此法用于逼供,乃是严刑一种。

赵斐从前觉得无稽——若要人不能言,毒哑便是;若要人不能书写,砍手即可。

虽不能书画,却不碍日常。

如此刑罚,何用之有?

如今,他才领略其恶毒之处。

明桂枝擅书法。

偶尔有同窗分享拓本,“他”会极其罕见地来凑热闹。

“这帖,我府中也有。”

每次皆如是说。

从来无人质疑,皆因明世礼喜欢收集碑帖拓本。

听说明家的藏本之多,堪比宫中。

兴之所至,“他”会露一手。

起手,悬笔,落墨。

一气呵成。

形神俱在,毫厘处摹出拓本精粹。

“他”也有独创的字体。

具褚遂良之风,亦兼薛曜之骨。

笔迹瘦劲。

但运转提顿间风姿绰约。

赵斐想起他十三岁的一天,父亲赵廓下朝回府,欣然自喜。

不似往日板着面考问功课,他嘴角弯得压不住,眼角聚起细细皱纹。

“父亲有喜事?”

“古长青托人禀了一篇策略,说是豫东书院的学子所作。”

赵廓说的古长青,原是户部侍郎,彼时因丧母守制,受国子监祭酒刘沐霖之聘,暂主持豫东书院。

赵斐点了点头:“是《汉初驰商贾之律论》?古山长确实命我们以此题作策论。”

“正是!” 赵廓笑得两颊耸动:“圣上夸赞你的策论有房、杜之遗风。”

赵斐迟疑:“我的策论?”

按惯例,月考课题,学员皆未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