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师傅做馒头时馅多。
于是,一时间萝春阁的茶客盈门,都说萝春阁馒头好吃。
这一招,不光留住了原有的茶客,还吸引了一大批冲着生煎馒头而来的新客。
于是,萝春阁生煎馒头成了旧魔都生煎馒头的头块牌子。
时间长了,茶客们提起萝春阁,首先是生煎馒头,茶则居于其后了。
另一种说法是,黄老九在浙江路的萝春阁茶楼隔壁弄堂有一个生煎馒头摊头,因为味道佳,生意奇好,萝春阁的茶客也是主要顾客群。
民众说起这里的生煎,都会说“萝春阁生煎”。
于是,黄老九索性将这一摊头收归至麾下,萝春阁借助生煎馒头迎来生意兴隆。
以此类推,萝春阁生煎馒头创始人的头衔,应该要算在黄老九身上。
以上两种说法虽有异,但生煎馒头师傅却是一个,就是江苏丹阳人唐氏。
黄老九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因商业投机失利,又被漕帮两位大佬前后夹击,开始走下坡路,并于1931年郁郁而亡故。
最终,萝春阁被唐氏收入囊中,生意也越来越好。
1932年,唐氏的侄儿唐妙泉在四川路汉口路口开了一家“大壶春馒头店”,生意也十分兴隆。所以魔都人无论大小都知道吃生煎要吃“萝春阁”和“大壶春”的。
不管是萝春阁还是大壶春,这两家的生煎馒头都来自丹阳唐家,这两家配方当然秘不示人,不过在具体的形态上还是能辨出一二,也形成魔都生煎馒头的两大派别,即“混水生煎”和“清水生煎”。
混水生煎后世较为流行,早期以“萝春阁生煎”为代表,这类生煎以鲜猪肉加肉皮冻为主。
在面粉及馅子的处理上,采用半发酵面,馅内放肉皮冻,以求有汤,馒头褶子朝下。
清水生煎则是不在馅料中添加肉皮冻,以创始于1932年的老字号“大壶春”最出名。
大壶春采用全发酵面,馅内不放肉皮冻,馅子汁水少,馒头褶子朝上。
老板唐妙泉认定:生煎馒头既然是馒头,就应该像个馒头的样子;
外皮应当有一定的弹性和质感;肉馅须紧密扎实;
另外,因为外皮厚可能引起的吃口差,大壶春就在发面上下功夫,使之蓬松而不失咬劲。
无论是萝春阁还是大壶春,都专门制作“咖喱牛肉汤”,以供食客用来“过”生煎馒头。
然而很多人小时候觉得萝春阁不好吃,皮硬馅子散,香味也弱,去过一次就没再光顾,大概盛况已过,繁华落尽了。
相反天潼路浙江路口一家集体所有制生煎馒头店,每天五点工人师傅们,或开始操刀剁肉馅,或包生煎馒头,或下小馄饨。
六点多周围居民蜂拥而至。
有拿钢精锅,有拿大茶杯,人人伸长脖子等待生煎开锅,购买若干回家给家人幼童当早点。
其生煎馒头皮松,肉紧,底香,观肉馅子粉红色一团取出如撒尿牛丸般富有弹性,鲜美无比,馒头底金黄而不焦。
小馄饨皮薄如纸,以清澈肉骨汤为汤,燕皮葱撒上。
常看到一位年轻阿姨头戴白色布帽,端坐桌边,偶尔一缕青丝从帽边滑出,手握筷子在肉馅中蜻蜓点水般挑一点塞入馄饨皮。
兰指一翻就包好一个小馄饨,手法轻快其快如古时吴越之女浣纱采桑。
然而岁月时光也就随之一天天在这动作中消逝,沉入小小的馄饨,直到霜染青丝。
生煎馒头和小馄饨乃是很多人的早点圣物,正如北国之烧饼麻球。
每天早上必要生煎三两,小馄饨二两,家里老人颤颤巍巍,一大早去拎一小锅,排队手捧买回。
那个时候的生煎四角一两,小馄饨两角一两,乃附近市民每天早点不可或缺之物也。
圆润雪白的生煎在油锅里热烈欢腾,一揭开盖子便听得劈啪作响,蒸腾的热气激出芝麻和葱的香。
排着长长队伍的人群都是为了等待这份美味——这便是一枚生煎包的巅峰时刻。
后世生煎的制作工艺上,一个生煎包从发酵到煎制、从外皮到内陷,几乎每一步都有分歧。
光从面团的发酵来看,就有全发酵、半发酵、不发酵三种;
肉馅有清水和浑水两种;口味有偏甜的甜咸口和偏咸的咸甜口两种;煎制有褶子朝下和褶子朝上两种。
全发酵的面团加酵母揉好后,醒发约15分钟,切剂子擀皮,包好后再醒发约半小时。
口感上,经过两次的醒发,口感厚而松软,近似包子。
这也是大壶春的特色,每天清晨五点半,负责打面的师傅就忙碌起来了,不外传的秘方肉馅是甜鲜口感,都说大壶春是“清水”生煎,其实不尽然。
大壶春的肉馅还是加了一点皮冻的,25g的皮配25g的陷儿,包生煎的师傅全凭手感,就能一包一个准。
包好后还有继续发酵半小时以上,变得圆润可爱时入锅,蘸上绿葱和白芝麻,白胖玲珑,排排挤好盖上锅盖,伴随着吱吱的滚油声,淋一次水,让水蒸气把面皮蒸熟,饱满微脆的小生煎便可出祸了。
松软的面皮散发着特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