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城池有毒吗?不接受就以死相逼(1 / 2)

有些事,慢一点就很好,退一步也才能更充分的准备,需知万丈高楼平地起,根基不牢终是空。

自曹操退兵之后,陶谦大喜,但他心里还是不踏实。

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曹操是不会这么放弃徐州的,其他人也不会这样看着他陶谦长期占据在这个位置上。

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他们以前那个时代啦。

不仅仅需要关系,还要会带兵打仗才能守住自己的位置,保住自己的地位。

而后面这个尤为重要,但他恰恰又不太擅长,因此,再要继续待在这个位置上,那就是取祸之道。

必须要找一个值得托付的人才行,这个人要能守住徐州,也要足够宽厚,能念他的情,以后可以多多照顾他这一家。

刘备,就是他心中中意的人选,为人宽厚,自己也没甚根基,但有一点,就是这个年轻人太过稳重,上次相让,他死活不肯答应。

不行,这次说什么也得让他答应下来。陶谦心里这么想着。

于是他立即差人请来城外的孔融、田楷、关羽、赵云等人进城参加庆功大会。

等到饮宴将要结束时,陶谦邀请刘备坐在上座的位置,拱手对着众人说:“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重任。

今刘公乃帝室之青,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愿以徐州太守之位让他,自己乞闲养病。”

刘备开始被拉到位置上还有点懵,但长者相请,不好拒绝,但此时听到这话,他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这件事他不是没想过,但是他在徐州一没根基,二没人马,即便得到了又能如何。

等到曹操再打来,他一点能赢的把握都没有,没有力量而贸然接手,那就是取死之道。

而且,他若是这样拿了徐州,那和袁绍取冀州不就是一样的吗?

至少外人看上去是这样的,那他刘备辛苦攒下来的口碑岂不是一朝散尽。

于是刘备当即向陶谦作揖,神情肃穆的说到:“孔文举令备来救徐州,为义也。

今无端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备为无义人矣。”

糜竺这时看到刘备还在推辞,心中也急,他心里看得清楚,就徐州这样的条件,如果没有一个强力的人物镇守,今日不是曹操过来,以后也有袁术、公孙瓒等诸侯过来。

相比于这些人,刘备无疑是最好人选,他能征善战,向来以汉室宗亲自称,以前行事也颇为仁义,像他们这些地方巨富也无需担心有一天会被无缘无故的抄了家灭了族。

于是他出来劝道:“今汉室衰落,海宇颠覆,建功立业,正在此时。

如今这徐州殷富,户口百万,刘使君领此,万不可辞也!”

但刘备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哪能如此更改,那不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在开玩笑吗?

他听到这话,仍是作揖,说到:“此事决不敢应命。”

这时,城中世家代表陈登也是站了出来,说到:“陶府君多病,不能视事,还请明公勿辞。”

刘备看了一眼陈登,心中有些疑惑,这世家平素里都是瞧不起人的,怎么今天也冒出来啦!

但他想了想还是说到:“袁公路四世三公,海内所归,近在寿春,何不以州让之?”

这时,孔融马上站了出来,说出了世家的想法,他说:“袁公路冢中枯骨,何足挂齿!今日之事,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原来是袁绍取冀州的手段太黑,引起了世家的恶感。

他们想得清楚,这样的人物,竟然能为了利益如此不择手段,那么谁又能保证他将来不会这样对他们呢?因此,对于袁绍,他们现在是不予考虑的。

但即便是孔融也这样说,刘备还是坚执不肯。

陶谦在一边见到此种情况,心中也急啊,声泪俱下的说到:“君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矣!”

这时候,关羽、张飞也看不下去了,今日这哥哥是怎么了,大家都劝他接受徐州,这么大的好事,怎么就是不接了。

于是关羽说到:“既然陶公相让,兄长不如就暂且领了这徐州事务吧。”

张飞也在一边帮腔道:“就是就是,又不是我们强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让,哥哥又何必苦苦推辞!”

刘备这时候见两位兄弟起哄,心里气得不行,脸色有点挂不住了,沉声道:“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

关羽、张飞见自家大哥如此说话,知道刘备心中定是有了打算,也不敢再说。

后来陶谦推让再三,但刘备也不说话,只是不受。

陶谦知道今天这事是办不成了,于是只能稍作退让,对着刘备恳切地说到:“如果玄德一定不肯来当这徐州的太守,那么此间近邑,名为小沛,足可屯军,请玄德暂驻军此邑,以保徐州。何如?”

众人也看出这刘备今天铁了心的不肯接受徐州,听陶谦这样说,也是纷纷劝玄德留驻小沛。

毕竟只要刘备在这徐州地界,那以后再有强兵压境,依照刘备的性格,必然不会袖手旁观。

刘备现在心中也在权衡,留在小沛倒是不错。

一来正好可以趁此摆脱公孙瓒这位老同学的钳制,平原虽好,但地方太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