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搭伙分成(1 / 2)

几个村民被吼了一嘴,闹了个没脸,灰溜溜地跑回原先的地方捡柴去了。

回家之前,苏叶先去了趟翠姐儿家。

狭窄的小院里木屑飞扬,原是张木匠在教人手艺。

翠姐儿家中两个孩子,怕平常出门在外的时候无人照看,恰巧村尾的张木匠也是孤家寡人一个,便央着她做活计的时候顺带照看一二。

张木匠见两人乖巧听话,上手也快,能帮自己做些简单的处理,翠姐儿还将她的一日三餐全包了,更不要求一定要教个什么名堂出来,只需带着两人就行了,也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苏叶找上门来时,翠姐儿正出了小院将驴车从一旁牵出来,车上码着整齐的柴火,看架势正要拉去县里。

无人乘坐的驴车,便少了过路钱,车上的柴火拉到县里还未必卖得出去,翠姐儿也正发愁,这一来一回也不知道能挣几文钱,但总归聊胜于无。

好在旺季时还存了些余钱,翠姐儿叹了口气,转头便又撞见外边的苏叶。

“小叶儿今个这么早哩”,翠姐儿还以为苏叶又到山上寻了什么东西来找她寄卖,见她两手空空,下意识地开口,“要我同你回家去拿吗?”

“没有的事,是我自己琢磨了个活计想找你帮忙。”

苏叶将自己的摆摊计划说与她听了。

翠姐儿起初还以为她是一时兴起,谁曾想连工钱定价分成等都一一提及说清了,神色逐渐认真起来。

按照苏叶的说法,两人算是搭伙摆摊,桥口那边的生意,少说也能做半个月。

苏叶负责烹饪食材,翠姐儿负责驴车运输,两人一齐采购分发。

至于银钱方面,采购的钱由苏叶来出,每出摊一日,苏叶便要给翠姐儿固定的十文钱,这算是对于驴车使用的费用。

除此之外,每日的银钱按照收入而非盈利二八分成,苏叶占八成,剩下的两成便当作是翠姐儿帮忙拾掇的报酬。

按照苏叶的预估,那桥口的生意每日能出两趟,早上和中午各有一次,稳定下来每日的总收入应当在两百文到六百文之间。

翠姐儿倒也没想能赚那么多,说句不中听的话,只按最坏的打算,对她而言每日也能有十文钱的进账,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更何况这采购的银钱也不用她出,最多也就是消耗了些忙前忙后的时间成本,左右不会亏钱。

倒是苏叶那边,风险都是她担着,能不能回本还尚未可知。

“小叶儿要是决定了,我就跟你干这么一回!”

翠姐儿心知这是念着她才找自己搭伙,否则随意雇个车子便省去了诸多麻烦,一咬牙点头应了,并郑重承诺:

“要是挣不着钱,我那一份也不必作数了!”

翠姐儿是个爽快人,了解了那边的的基本情况后,当即开始把驴车上的木柴往回卸。

“那边树枝都能捡是吧?”

翠姐儿确认了一遍。

“是,我捆了一些都堆在空地上了,用个三五天不成问题。”

苏叶也帮忙拎着两捆柴放到院中。

“行,那就好办了”,能占着不碍他人的便宜,翠姐儿一向机灵的很,“等回头咱俩把该带的东西都收拾妥了,一块搁在车上带过去,我去了那边有多少就码多少树枝,还省得咱来回跑了。”

“方便是方便,就是怕过几天下雨,堆多了反不好摊开。”

“没影儿的事愁它干啥”,翠姐儿乐呵开口,也做了准备,“小叶儿你家不是还有闲着的鸡窝嘛,旁的都别动,就把那上头的顶盖拿下来,我回头就地搭个小架子,就不怕淋着雨了。”

“还是翠姐儿想得周到”,苏叶赞了一句,提起今日中午的打算,“今儿个是第一天,没早做准备,那些做工的都带了干粮,我想着要是再做些主食类的反而讨不着好,想搭配点荤腥卖上价钱,倒不如干脆熬一锅骨汤先试试水如何?”

“我也正想说呢”,翠姐儿收敛一笑,叹出一口郁气,心里还是没底,“小叶儿,我也不是不相信你,就是第一次做这活计,还不知道情况到底怎么样,也想着刚开始先弄简单些,瞧着好了咱再往里头加也是来得及的!”

既然要卖汤,盛汤的碗总是要有的。

翠姐儿家旁的都缺,唯独这碗是富余的,这还要归结于她家那口子的白事。

按照风俗她作为主家应当给前来的宾客按照家里的人头数发碗,意为会比他死的“晚”,祝愿长命百岁的意思。

谁曾想丧礼当日便被夫家那一大家子图谋驴车生意,翠姐儿当场翻了脸,他们些人的碗自然也没送出去。

翠姐儿取出清点了一下,已经落灰的碗一共三十四只,等回头从苏叶家中带出些,怎么着也够数了。

翠姐儿从家里带出一大一小两只木桶,两只大木勺,碗筷都放大木桶里头,铺了层稻草,外表看起来和平常装柴的车没多大区别,一块去了苏叶家中。

柳心然正铆足了劲要写出一张好字来,一刻也不敢分神,苏叶比了个手势,翠姐儿会意,两人轻手轻脚去了厨房。

苏叶拎了十斤筒骨,五斤肉,一袋萝卜和调料出来,翠姐捧着十来只碗,还提了砍刀砧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