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留在了王氏院里。
沈玉娇与李氏一道出来时,李氏频频回首。
沈玉娇扶着她,提醒:“母亲,石子路滑,您看着点走。”
李氏蹙眉:“孩子留在那,我总不放心。”
沈玉娇:“有何不放心,棣哥儿是她唯一的孙子,她还能欺负他不成?”
“我倒不是担心这个。”
李氏握着女儿的手,忧心忡忡:“就怕那老虔婆与棣哥儿说些什么,挑拨你们母子呢。”
沈玉娇啊了声。
李氏肃着脸:“你别不信。这种在孙子面前说娘坏话的,可多了去了。何况如今棣哥儿是长房这一脉唯一的男丁,她如今没了守真,指不定要移情,要与你抢儿子。”
沈玉娇眉心微动,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李氏生怕女儿吃亏,也不走了,拉着她就在不远处的亭子坐下,与她说了一大堆后宅的规则。
这阵势,大有将七年前没来及补上的课,统统与她补上。
一直说到棣哥儿由魏嬷嬷牵着出来,李氏方才口干舌燥地停下。
魏嬷嬷见着她们母女未走,也没多惊讶,只牵着棣哥儿上前:“老夫人特地交代了,定要老奴亲自将小郎君交到夫人手上才是。”
沈玉娇颔首:“有劳嬷嬷了。”
魏嬷嬷福了福身子,转身回了。
待她走远,李氏迫不及待弯腰问棣哥儿:“好孩子,你祖母方才都留你说些什么了?”
棣哥儿眨了眨清凌凌的大眼睛:“没什么呀,就问我最近好不好呀,有没有生病呀,坐马车累不累,今日吃了些什么呀……”
小家伙叽里咕噜地说了好些琐事。
李氏听着都是些寻常关怀之语,暗暗松口气。
沈玉娇轻笑:“母亲,你多虑了。”
李氏道:“算我想多了,但在这深宅大院里,凡事多留个心眼总是好的。”
沈玉娇说:“是。”
赶了这些日的路,母女也累了,各自回房休息。
沈玉娇牵着棣哥儿回到寝屋,又给他寻了本书,叫他自个儿坐着乖乖看,她去吩咐下人准备热水晚膳。
棣哥儿忽的撂下书,跑到她面前:“阿娘。”
沈玉娇蹲下身:“怎么了?”
“方才外祖母问我,我其实……没说实话。”
沈玉娇:“嗯?”
棣哥儿:“其实祖母还与我说了些别的。”
沈玉娇眸光轻动,面上却不显,依旧柔声问:“说什么啦?”
棣哥儿犹豫了好一阵,才攥紧两只小拳头,那双与裴瑕一样的漆黑眼眸望向她,小声问道,“阿娘,你会改嫁么?”!
卢皇后又庆幸:“还好没让阿兄去,不然这会儿哭的怕是我嫂子了。”
嬷嬷说:“娘娘英明呢。”
第一日清晨,沈玉娇带着棣哥儿、李氏一同离开长安。
永宁坊的府邸已搬空大半,大部分奴仆都随沈玉娇回闻喜,只留了几个家在长安的,留着看宅子。
临
行前,沈玉娇站在这座清雅宅院门前,看了许久。
那年冬天,裴瑕第一次牵着她来到这宅院,说这以后便是他们的家。
那时她一颗心飘飘忽忽的,没什么归属感。
而今过去这些年,这座并不算太宽敞轩丽的宅院,却在不知不觉中承载了许多的回忆,真正成了她心里的家。
只是如今,男主人已不在,她也得带着孩子离开。
“玉娘,时辰不早了,快上车了。”
深青车帘掀开,李氏轻声提醒着:“还得抓紧赶路。”
“这就来。”
沈玉娇看向那蓝底朱墨的“裴府”一字,深深地吐了一口气。
还真是,舍不得呢。
转身上了车,李氏也看出她的不舍,安慰道:“这宅子留着,以后回长安了,还能再来住。”
沈玉娇轻应了声:“是。”
李氏见她神色恹恹,也知这段时间,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一道漫长而煎熬的关。
可怜她的儿,年纪轻轻守寡也就罢了,往后还得留在闻喜和那个刻薄的老太婆同住一个屋檐下,回去之后指不定会被怎么刁难。
可是又没有办法,男人没了,孤儿寡母的总不能继续留在长安,更不可能留在娘家,按照礼法,总是得回到老家,侍奉婆母、抚育幼儿,这便是为人妇、为人母的本分。
为着这事,李氏已经在家哭过好些回了。
她也试探问过丈夫:“就不能想个法子,让玉娘留在长安么?从前守真还在,王氏老太婆都敢那样害她,如今守真没了,日后我的玉娘岂不是要被她欺负死了。”
沈徽也心疼女儿,可女儿如今已是裴家妇,按照规矩礼法,就是要留在裴家的。
裴守真虽不在了,可裴氏宗族还在,棣哥儿又是裴氏下一代宗子,不回裴家,还能去哪?
且玉娘是媳妇,丈夫没了,更要替丈夫在婆母跟前尽孝,这是天经地义的伦理纲常,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除非——
“让裴家给封和离书,叫女儿从此脱了裴家,以后她就留在家里,让他兄嫂养她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