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1(1 / 2)

就引颈就戮吗?

刺史府衙门

吕德胜捏了捏眉心问,“你大嫂回去了?”

吕颂梨嗯了一声,然后端起桌上的杯子,喝了一大口浓茶。

事发之初,她已经通过王东,让长安的人扮成算命的找上田父,说他今年命中有劫,一通忽悠之后,让他带着家人出去避难。

所以,她大嫂,她就不见了。

他们是真的忙。见了也是一些语言上的安慰,她能理解她大嫂的担忧,但她确实没时间宽慰她。

至于她大嫂想要做的事,吕颂梨能猜到,但他们暂时还做不到。

现在他们正处于关键时刻,稍有不慎,都有可能满盘皆输,他们输不起。

吕颂梨正在整理平州的人才名单。

他们平州反了之后,肯定会有一波人离开的。哪些人才是他们必须劝服留下的,哪些可走可留,哪些人必须走。

以及接下来他们可能还要应对朝廷的封锁,如何破除封锁,以及在封锁期间如何保障两州将士以及两州百姓的正常生活。

这些都是他们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问题。

吕德胜叹了口气。

“爹为何叹气?”

“没什么,就是有点担心张献。”

吕颂梨很清楚,他们平州一反,对于与他们交好的张献来说,必然是惊险万分的。

“张大人和田家他们暂时应该不会有危险的。”吕颂梨宽慰她爹。

宋墨好名声,他们拟的檄文并不是随便写写的。

身为一个年轻的君王,站在权力巅峰的他此时必然是有所追求的,比如名垂青史。

有追求,必然会顾及自己的名声。

而张献,南阳赈灾有功,是百姓认可的好官。

宋墨要是现在就杀了张献,正好就应了檄文里那句‘心胸狭隘,不能容人,残害忠良’的批语。

宋墨的风评刚被害,他肯定想挽救的,又没到破罐子破摔的时候。

宋墨最愤怒的时候,檄文将了他一军,给了张献一线生机。

接下来就看其他势力的反应了,比如诚王、晋王以及谢湛。

诚王、晋王必反。

谢湛如今面临着道路选择,要么趁着他们平州掀起的这一阵东风,一起反了。要么就坚定地站在宋墨身边,藉由此事,向宋墨表忠心,攫取政权。

两条路,吕颂梨倾向于谢湛会跟着反。

造反通常都讲究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谢湛选择后者虽然能借力,但绕了一个弯,最终有可能名不正言不顺了,一个家族的名声都受累。

而且选择后者,也意味着要放弃经营两年的南地,谢湛必然不舍。

其他人一跟着反,宋墨必然焦头烂额。张献压力就会小了,最重要的是整个人不那么显眼了。

吕颂梨预估,等宋墨发现奈何不了他们后,才会动用那些卑劣的小家子气的手段。也就是说,他们有一段黄金时间可以悄悄救人。

吕德胜确认了张献暂时没有危险之后,他关心地问道,“阿晟以及他三个哥哥回来了吗?”

吕颂梨回道,“应该都在路上了。”

平州反了,檄文也算是对天下人的一个交待,但他们对平州也应该有个交待的。

再者,他们需要提纯队伍,统一意志。

刺史府已经放出话了,三日后给平州所有人一个说法。

而这个说法可不是随便给的。

在此之前,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需要他们确认。

正如吕氏父女所料,秦家兄弟处理完大事,交待好亲信将领死守城门后,就分别带着亲兵返回辽西郡昌黎。

……

恭亲王返程时,绕道去了一趟并州。他内心还是不怎么相信吕颂梨的,或者说,不敢面对,想着能拖则拖。

在并州他们需要与鲜卑交接雁门、代郡两座城池,还有一些从幽州离开的百姓需要安置,兹事体大。

恭亲王的意思,是让林染或者左安民带队,带着邓方毅以及其他朝廷命官先行回长安。

但林染和左安民都没接茬,只说要跟着他协助他把并州的事办好。

无奈之下,他只好派遣亲信先回长安向皇上叙述平刚谈判的详情。

随后,恭亲王在知道平州发了讨檄宋墨的檄文后,直接病倒了。

林染便强势地带着人回长安了。

第494章 都反了

长安,皇宫

御书房中,九龙鼎中,凝神安神的香在燃烧着,香烟飘飘袅袅。

宋墨坐在上首,下首丞相沈碗、尚书令桑白卿、太尉萧群、度支尚书乌春玉、大理寺卿姚松闻等人,赫然在列。

大黎的大臣,并不都是无能的酒囊饭袋,尤其是宋墨钦点的几位重臣,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刚才宋墨放任他们在西侧间商议,他自己不参与。这些大臣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很快就想出了两个目前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等他们进来御书房面见皇帝时,萧群作为代表说道,“两个办法。第一个是直接发兵讨伐平州,最好能以雷霆万钧之势平定平州叛乱。”

乌春玉一听急了,如果选择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