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徐州牧刘备(1 / 2)

王朗一听,顿时面无血色,绝望至极,认命地闭上了双眼。

林秦却摆摆手:“不可妄下定论。王朗能认清是非,弃暗投明,足见其非庸碌之辈。”

王朗身躯一颤,惊喜地抬起了脑袋。

林秦看着他:“我想让你担任东海郡太守一职,辅佐我治理东海,你可愿意?”

王朗一愣,瞬间泪流满面,感激涕零:“多谢将军不杀之恩!王朗愿为将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林秦非但没有杀他,反而力排众议,任命他做东海太守,实在远远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感动万分,心中暗下决心要好好效忠林秦,绝不能辜负对方的信任。

林秦的这一决定,令在场的庞统、司马徽以及大乔等人都露出了钦佩的神色。

林秦能够不计较前仇旧恨,而且以德报怨。

光是这份气度,就让他们自愧不如,敬佩万分。

……

自从王朗受命担任东海郡太守后,就经常找到林秦与他彻夜长谈治理之道。

经过林秦的多次指点后,王朗顿时将其惊为天人。

尤其是林秦那先进的理念和思想,更是让王朗几度怀疑林秦是神仙下凡。

很快,王朗将林秦的治理之道与自己的想法融会贯通后,便投入了治理东海的重任中。

他首先安抚民心,宣布免除苛捐杂税,并大幅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使得东海百姓欢欣鼓舞,对新政充满了信心。

同时,王朗还着手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用林秦的科举制度提拔有才能有德行的官员,使得东海的官场焕然一新,政令畅通,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他还重视农业生产,联合当地官员,鼓励农民开荒种地,引进先进的农耕技术,兴修水利工程,使得东海的农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在军事方面,王朗也颇有建树。他招募民兵,训练军队,修筑城防,使得东海各县的城防力量日益强大,足以抵御外敌入侵。

在文化教育方面,王朗也不遗余力。他兴办学校,提倡儒家思想,培养人才,使得东海的文化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就这样,在王朗的治理下,东海郡开始走向正轨,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景象。

而王朗也成为了林秦最得力的文臣之一,深得林秦的信任和赏识。

之前有关王朗的一些质疑声,统统烟消云散。

再也无人敢怀疑这位贤能之士了。

几日后。

刘备率军回到下邳,召集当地所有的官员,在厅堂上摆下陶谦的首级。

那颗头颅早已面目全非,血肉模糊。死不瞑目的模样,似乎还倒映着临死前的惊恐。

在场官员们看到这一幕后,无不大惊失色。

“这,这究竟是谁干的?”

“到底是谁害死了陶大人?”

众人惊骇万分,满脸震惊之色。

刘备悲痛万分,泪如泉涌,跪在陶谦的头颅前,哭得肝肠寸断。

他一边哭,一边为陶谦合上双眼:“陶大人,是刘备无能,没能保护好你,害你惨死于那林秦之手,刘备实在是罪该万死啊!”

泪水顺着脸颊流下,很快便浸湿了他的衣襟。

张飞站在一旁叹着气,沉默不语。

当地县令王勖忍不住问道:“刘将军,这到底发生了什么?林秦是何人?陶大人为何惨遭他的毒手?”

刘备潸然泪下,将他们与林秦的新仇旧怨一五一十地向众人道述了一遍。

众人听得双眼冒火,怒不可遏:“林秦这畜生真是胆大包天,不仅杀害陶大人,还妄想吞并徐州,真是做梦!”

“诸位,陶大人生前待我们不薄,我们岂能忘恩负义,不为他报仇?那林秦杀害陶大人,罪无可恕!我在此立誓,必让林秦血债血偿,为陶大人报仇雪恨,不惜一切代价!”

“对!誓杀林秦,为陶大人报仇!“

场面一片肃杀,人人义愤填膺。

王勖道:“刘将军,陶大人已逝,徐州牧一职空悬。我等认为,您仁德义勇,深得民心,实乃不二人选。我们恳请您接任徐州牧一职,主持大局,定能让徐州重现太平!众望所归,将军切莫推辞!”

官员们纷纷向刘备请愿。

“是啊,徐州如今无主,只有您才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还请刘将军留下来执掌徐州吧!”

刘备闻言,连连摆手,语气坚决地说:“诸位,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陶大人尸骨未寒,我怎能趁人之危,夺取他的职权?这样做太不仁义,有违道德,恕刘某难以接受!”

众官闻言,皆是一脸敬佩之色:“将军真乃仁义君子,名副其实的英雄!我等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眼下徐州危难,群龙无首。将军若再推辞,恐怕徐州会大乱啊!还请将军为民着想,接受我们的请求吧!”

见刘备还在犹豫,张飞也按捺不住了:“大哥你就别再考虑了!徐州是当前咱们最好的大本营,唯有在这扎根,才能为陶大人报仇雪恨。”

看着众人一副恳切的目光,刘备心中大喜,暗叹天助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