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大战前夕(三)(2 / 3)

前军。

因为它们更适合近距离作战。

而不利于远距离攻击。

确实,车营中的佛郎机等火炮,要想在移动中准确命中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因此,温越的这一提议让各车营的将官们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们也担心如果自己的部队,在前沿遭受建虏的炮火攻击,将会面临巨大的损失。

平虏伯温越的建议,无疑是非常明智的。

因此,确定下来。

行进在前军的主要是各车营的轻型战车。

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地为军士们提供掩护。

不过,轻型战车提供的掩护有限。

伤亡是不可避免的。

毕竟,在目前的大明,还没有能够抵御重型和大型红衣大炮的战车。

即使有这样的战车,也会因为过于沉重而难以推动。

然而,当温越提出让神机营的火炮尽可能地推进,以支援攻山的友军时。

神机营副将付崇英显得有些犹豫。

温越的计划是首先发动第一波攻势。

目的是夺取清军的第一道山岭防线。

这道防线由一些墩台、寨墙组成。

大明朝在辽东地区广泛建造了墩台。

这些墩台,通常高达三至五丈,四面设有箭窗。

上层则建有楼橹,周围环绕着垛口。

大多使用大条石组建,结构非常坚固。

松山堡周边的山岭上,确实分布着许多类似的墩台。

然而,由于清军已经包围了锦州等地。

松山堡附近的墩台早已落入敌手,成为了清军防线的一部分。

对于神机营来说,进攻第一道防线时,他们的火炮并不会面临太大的危险。

因为他们可以在远处进行轰炸。

而主岭上的清军火炮由于距离太远,对他们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

而温越打算,在成功攻下这第一道防线后。

便可将一部分火炮部署在这里。

他指着沙盘上道:“马娘庙楼台距离黄土岭仅有两里多,如果我们能在这里设置炮营,就能够对射程内的建虏构成威胁,并为攻山的友军提供有力的支援。”

不过,这个计划存在一个不妥。

那就是炮营在推进到这个位置的过程中,将会遭到山上清军火炮的轰击。

而且,一旦将炮营布置在这。

也会与主岭上的清军,展开激烈的炮战对射。

看到付崇英脸上的犹豫,温越道:“别担心,清军那些能够发射十几斤炮弹的红衣大炮,从高往下射击,最远也只能打到三、四里。

“但是在这个距离上,除非是密集的军阵,否则他们很难精确打击目标。

“因此,我们的火炮在推进过程中,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即使推进到马娘庙墩台后,也离建虏的火炮有两里多距离。

“他们的火炮要想准确命中炮阵也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我们的神火鸦等火箭,射程也只有两里多,如果不部署在马娘庙,就无法有效地打击建虏。”

见付崇英仍然面露难色,温越继续说道:“当然,如果情况真的变得不利,我的青牙军炮营会前来支援,这下你放心了吧。”

青牙军的火炮,六磅红衣炮能够打到两里多。

而三磅红衣炮也能打到将近二里的距离。

足以与清军营中的十二磅红衣炮进行对抗。

在温越的鼓励。

付崇英终于下定决心,放手一搏。

打仗嘛,要夺取军功,哪能不冒险。

……

在最终的部署完成后。

七月二十七日,清晨。

明军的主力军队、支援部队以及攻城器械,开始陆续集结在松山堡东侧的广阔丘陵地带。

这里人声鼎沸,战马嘶鸣,哨探骑兵穿梭其间。

战鼓和号角声此起彼伏。

神机营副将付崇英,也率领着神机营进入大阵中。

他的神机营旗帜飘扬,军士们的盔甲闪耀着光芒。

他们手持的全是自发鲁密铳。

作为京城过来的,神机营自然注重外表。

这次出征,每个人都反复整理和擦拭自己的盔甲。

使得每个人看起来更加高大威武,衣甲光鲜。

他们的军阵排列得井然有序。

车辆阵型前后左右都是直线,从军容上看,竟也不错。

实际上,自从神机营出征以来。

一路上有不少人因为忍受不了艰苦,而偷偷逃回了家。

总共流失了几百人。

但那些坚持下来的人,都算是有了些精锐。

如果能经受住战火的考验,他们或许能够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

神机营前营的有三百多辆火箭车、两百多辆搭载佛郎机的轻型车辆、近千枚神火鸦等大型火箭。

其余还有二十五门神威大将军炮,一百多门大小口径的臼。

这些火炮的出现,引起了其他明军兴奋欢呼。

全体官兵都对神机营的炮火充满期待。

尤其是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