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祖大寿军(2 / 3)

到疲惫才怪。

这时,祖大寿的身后出现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人。

此人衣甲鲜丽,脸庞稍圆,也是满头大汗。

“温大哥,你还认得我么?”

这人道。

温越定眼一看,这人眼眸中依稀熟悉。

“桂哥儿?”

温越猜道。

“嘿,我就知道温大哥记得我!”

吴三桂兴奋起来。

“嘿,你小子长这么高了,这虎背熊腰的,咋一眼,我还差点没想起来是谁!”

温越比划了一下。

这吴三桂相比于五六年前,是彻底变了样子。

身体魁梧,身材高大,一副猛将的样子。

吴三桂嘿嘿的和温越笑了几声。

但似乎是被阳光晒得难耐,他抬头看了看太阳,骂道:“该死,这才刚过巳时,太阳就已经这么毒辣了,想想以前在关外这一片,都是隆冬打仗,这夏日打仗还是第一次。”

“哈哈,凡事都有第一次的。”

温越与吴三桂寒暄后,转向祖大寿道:“祖老哥,您这次带了多少兵马过来?”

祖大寿答道:“总共一万五千人,其中骑兵五千,步兵一万,你的青牙军呢?”

看得出来,祖大寿反问的时候,声音有了些紧张。

他知道,若是对上建虏,还是要靠青牙军,他们这些援军都是辅助。

毕竟,青牙军是打建虏的好手,从来没有输过。

温越回道:“也是一万五千人。”

祖大寿闻言,松了一口气:“嗯……一万五千青牙军,打建虏绰绰有余了。”

他脸上平静,心里却非常兴奋。

听闻当初在慎水河畔,温越麾下的青牙军,不超过五千,却能击败四五万的建虏。

而如今出动一万五千人,再加上其他援军,兵马或许能有六七八万。

这些人守住屯堡,对上建虏足够了!

而祖大寿身后各将,听到温越出动的青牙军人数,同样振奋,相互议论。

这时,祖大寿看到温越的帅旗,眼神一亮,赞道:“温老弟,你的这面旗子真是气势非凡,非常不错。”

温越的帅旗是一面巨大的大纛旗,旗杆高达两丈,由精木和铁料制成,极为华丽。

四个角分别绣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图案。

旗中央则是金黄色的波浪和日月纹饰。

随着风的吹拂,旗帜翻滚。

便会让人有一种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感觉。

这种旗帜被称为坐纛旗。

主要用于扎营时所用。

而并不适合在行军作战中使用,因为它太过沉重,移动很困难。

这种旗帜,即使是最强壮的旗手也无法扛动。

因此后勤局特别为温越设计了一辆帅旗车。

将大纛旗固定在车上,由两匹健壮的马拉动。

不仅如此,在中军帅营中,还有多辆装载着巨大战鼓的车辆。

这些战鼓直径达到三米,放置在特制的马车上,同样由马匹牵引。

鼓手一敲击,鼓声震天动地,响彻四野。

在天启六年,温越曾经出动过元戎车和望杆车。

如今这些装备再次出现在战场上。

现在的元戎车制造得更加坚固,甚至能够抵御炮火的攻击。

当然也因此变得更加沉重,需要四匹健马才能拖动。

而望杆车的杆子高度更是达到了二十米。

哨探的军士站在刁斗上,可以眺望到周围十几里的动静,这主要也是因为千里镜的出现。

否则光靠人眼,站的高,也不一定能看得远。

祖大寿等人看着眼前巨大的青牙军帅旗。

以及一面面金黄色的波浪和日月旗。

当他们的目光在这些旗帜上流转,不免能从中感受到无比的激情,以及浓浓的热血沸腾。

祖大寿依依不舍地收回视线,温越的新奇东西层出不穷,让他感慨不已。

但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眼下。

他笑着对温越道:“温老弟,让你见识一下我训练的军士。”

温越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远处传来了整齐的脚步声。

原来是祖大寿的步卒赶了过来。

在曲折延伸的官道上,一队队军士如同紧密编织的网。

以五人一伍、十人一列的严整队形行进。

从远处望去,火铳手们身披鲜红的棉甲,长枪手则穿着红色的齐腰甲。

他们的双臂间露出青色的鸳鸯战袄,青红相间的色彩交织,构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温越取出千里镜细细观察。

在镜头中,这些军士个个年轻力壮,头戴甲盔,军容严肃,神情坚毅。

尽管天气炎热,却无一人嘈杂,队伍井然有序。

单论军容军姿,超过了绝大部分明军。

见温越看得如此专注。

祖大寿微笑问道:“温老弟,你觉得我的这些兵怎么样?”

温越真诚地赞叹:“确实是精兵!”

当然,以温越的眼光和所获情报分析,祖大寿的新军仍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