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牺牲,有的甚至找不到遗体。
提及此事,耳笼那张木讷的脸庞终于有了变化,他的双眼微微泛红。
温越叹息道:“耳兄弟,你们受苦了,对于那些阵亡的兄弟,我们会给予妥善的抚恤,即使找不到遗骸,也会为他们建立衣冠冢。”
他轻抚着耳笼带回的地图和文献,感慨道:“要想实现天下太平,不知道还要牺牲多少人,有多少将士将难寻尸骨啊。”
熊一扬安慰道:“大将军无需过于悲伤,他们是为了国家和百姓而牺牲,这是他们的荣耀,自从加入青牙军以来,每个人都已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温越叹息一声,随后耳笼等人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命令参谋局和镇抚局对他们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赏赐了他们一些珍贵的财物。
了解到耳笼喜爱抽烟斗,温越还特意赐予了他一根的优质精良的烟斗。
而后,得知辽东的情报的温越,心情变得沉重。
据耳笼等人的侦察,清国正在大规模制造火炮,其中包括威力巨大的神威大将军炮。
这种炮能够发射超过十斤重的炮弹,相当于西方的十二磅红夷大炮。
耳耳笼等人未能探知到确切的数量,只知道数量不少,这一点温越能够理解,毕竟像这种军火重器,想要刺探还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情报显示清国正在大量制造火铳,并对八旗汉军进行火器的广泛训练。
至于具体的火铳兵力数量,目前也是难以确定。
温越的眼神显得深邃,新兴势力往往善于学习和创新,而保守势力则相对缺乏这种能力。
历史上的清人就非常重视火器的使用,只是由于当时对手的实力不足,因此并未大规模装备。
现在,由于自己的蝴蝶扇动。
看来接下来的战争,是真的要进入火器时代了。
温越知道,以火器对抗火器,虽然他相信自己的炮手和火铳手占有优势,但伤亡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
熊一扬得知这一情报后也感到不安。
看到温越陷入沉思,他轻声唤道:“大将军,大将军……”
温越应了一声,随即恢复了往日的锐气。
他眼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命令护卫召集各将领开会讨论。
接着,他对熊一扬说:“熊一扬,你去安排人在京师传播消息,说建虏拥有火炮超过百门,火铳超过万杆,其中还包括五六千斤的重型火炮。”
熊一扬微愣,问道:“大将军是想……”
温越冷哼一声:“这对建虏之战,并非我们一家之事,乃是国家大事,这其他人也得帮忙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