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落日(2 / 2)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1579 字 18天前

宰,并录尚书事。

毫无疑问,这是司马睿自觉时日无多,把这个他非常信任的宗室推出来,分王导之权。

没办法,山都督不争气啊,给你机会不中用,司马睿也只能启动备用方案了。

重臣之外,太子司马衷、琅琊王司马冲亦在侧,甚至就连只有十岁的司马昱都来了。

就在个月,司马睿将会稽郡从司马冲的食邑中拿出,封司马昱为会稽王。

此举当然会让司马冲不快,但司马睿或许顾念郑阿春旧情,坚持在死前给司马昱铺好路。

所以,现在司马冲为琅琊王,食宣城司马昱为会稽王,食会稽。

至于王才人所生的司马曦,已经过继给了宗室。

陛下。颜含一见司马睿形销骨立的模样,就扑通一声跪拜于地,泪如雨下。

弘都,你年纪也不小了,安能如此?司马睿一见,就要起身扶但努力了两下,终究没能站起来,顿时垂泪道:朕扶不了天下,竟连卿也扶不起。

此言一出,众皆感泣。

颜含颤颤巍巍起身,抹了把眼泪,道:陛下,臣无能,有辱使命。

说罢,将国书递了过去。

司马睿伸手接过,刚要展开览阅,就被王导阻止了。

陛下,书中恐有大不敬之语。王导劝道:待明日心平气和,再行观阅。

司马睿从善如流,又看向颜含,道:李氏子可有雄心耶?

李雄无雄心矣。颜含说道:蜀中下无一人敢言北伐。

同马睿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颇为失望。

不北伐,那就有可能东进取巴东,或南下取南中地区,这些可都是晋地。

伪太子班为臣送行,声言纵不北伐,亦愿罢兵,共抗邵贼。颜含又道:臣劝太子班谏言北取武都、阴平,与汉中连成一线,以据山川之险,

俯瞰关中,袭扰邵贼。然其以国中有侨旧之争,恐难行此事。

司马睿听完,久久无语。

王导见了,暗叹一声,求人不如求己,遂道:陛下,六月以来,荆州数报,邵贼不断往南阳输送资粮器械,恐有南下之举。臣以为,伪成或许也听到了些许风声,故坐观王师与邵兵厮杀,其则径取宁州诸郡。存着这等心思,其必不来援。

司马哀在旁边听了,有些震惊。都这个时候了,还要互相攻杀,趁火打劫?

王导继续说道:再者,巴东悬于蜀地东门,若不攻取,全有鱼腹之地,其心难安,故李班之言不可尽信。”

颜含有些不悦,道:太子班待人赤诚,谦逊有礼,必不会我。”

是也。王导拱了拱手,道:李班无才,内不通国事,外不知天下事,亦不无可能。

颜含膛目结舌。

王导又转过身来,拜道:陛下,今非得打退邵贼,方能令李氏醒悟。

司马睿浑身无力,半靠在坐榻,问道:丞相何出此言?

邵贼屡攻杨难敌,虽不能克,然难敌亦已油尽灯枯。王导说道:贼兵若在荆州羽而归,或会转而谋取汉中、武都,再入蜀地。彼时伪成定然惊慌失措,或会求门来,届时便好说话了。

司马睿微微颌首。

故一一王导提高了声音,道:臣请定荆州战守之策。”

丞相之意司马睿轻声问道。

臣以为荆州当以守为主,以攻为辅。王导斩钉截铁道:朝廷可发兵员、资粮西益荆州,以坚城、江河为凭,拖到邵兵疲惫不堪、疫病丛生,

不得不退兵,其后或可分路追袭,一振朝廷声威。

司马睿看向其他人。

刘琨忍不住了,立刻说道:陛下,臣愿浮海北,招揽慕容氏铁骑南下,袭扰幽州,让邵贼首尾不能相顾。

司马睿一听,十分感动,但还是说道:风波险恶,焉能让刘卿冒此奇险?

陛下!刘琨急道。

朝廷自会遣使北,卿安坐建邺即可。司马睿摇头道。

说完,又拉过太子司马衷的手,道:朕还有要事麻烦刘卿。

刘琨心中一震,有所猜测。

卿可任太子太傅。司马睿说道:朕身后之事,拜托刘卿了。

刘琨低头垂泪,道:臣安能受此重托!

司马睿再度流泪,叹息道:朕本欲与豺虎搏斗到底,奈何大限将至。

时危事急之秋,却要撒手而去,每每中宵梦醒,都泪沾衣襟。恨!恨也!”

众人闻言,无不掩面叹息。

王导看向西天。

最后一丝霞光似乎也要消逝了,他的心情也有些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