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避无可避(1 / 2)

第211章 避无可避

宫宴散席前,三沐派了一名小太监过来传话,说皇帝稍候会驾临湘湖宫,着潇嫔做好迎驾的准备。夏茗隐约听到了这通传话,向兰笙投去了别有用意的一瞥。兰笙见到,欲言又止,到底没有说出心中的抱怨之词。

回到湘湖宫,兰笙先在玲珑的服侍下更衣沐浴,随后便坐在书桌前写起字来。自文妃死后,皇帝已经有三个月未进后宫了。兰笙觉得,这是皇帝哀悼文妃的一种方式。和夜奏琴曲的纯粹不同,这种方式更像是一个心照不宣的交代,这份交代不止给文妃,更是给世人。今夜,皇帝选择湘湖宫作为重回后宫的起点,这是另一个交代。兰笙不喜欢这个交代,因为这个交代不是给她的,而是给赵家的。

之前调查文孔二人之事时,长姐曾顶着玲珑的名号在锦织苑住过几日。长姐帮她分析了局势,告诉她如何掌握分寸才能确保事态不会失控。长姐还说,赵家能施加的影响都在宫外,而且很小,她若是想要在后宫中守住一席之地,只能自食其力。兰笙明白长姐的意思,她们本就身在异旅,长姐能进宫来帮她出谋划策已是尽了姐妹情谊的本分,接下来,她们只能渐行渐远。

赵家是她们共同的起点,也是她们共同的依凭,那是父亲为她们建起的门庭,也是父亲给她们提供的保障。兰笙问过长姐,皇帝到底为什么如此仰赖父亲。长姐回答,因为父亲清正公道,能够坚守原则。先帝正是看重父亲的这一点,才会在临终之际将国事托付给父亲。而皇帝则是看重先帝对父亲的信任,才会对父亲如此尊重。

听长姐说清楚了这件事,兰笙才感受到自己处境上的尴尬。她最初的决定是对的,做皇帝的臣子才是赵家回报皇恩的最好方式,她现在的身份反而会让赵家面临两难的抉择。

一笔下错,兰笙将“云山雾水见奇树”的“树”字写花了。兰笙眉头紧皱,对那个陷害自己有孕的人生出些许恨意。所谓的“人在府中坐,祸从天上来”也就不过如此了。若是没有那一幕闹剧,她与皇帝又何至于走到今天。

外间传来一声唱喝:“皇帝驾到。”兰笙搁下笔,迎了出去。

还是这座宫殿,还是这扇宫门,明明什么都没有变,可是在皇帝走进正殿的刹那,兰笙却觉得一切都变了。她躬身请安,得到免礼的指示后,便抬首望向皇帝。

明明刚刚见过,却像是许久未见;明明许久未见,却像是一别经年。见皇帝在桌边坐好,兰笙便按下心中烦乱,走上前倒了一盏茶,放在了皇帝手边,随即后退了几步,静待圣言。

皇帝看着这似曾相识的场景,有些恍惚。他记得,刚接触兰笙的时候,她就喜欢这样敬上一杯茶,然后默默地站在一边,明明非常地不情愿,却还是装出一副温顺乖巧的模样,好像只是想让皇帝顺心。可是,他恰恰不喜欢这种迎合,每次见了,都烦心不已。

本来,他们已经不是那样生疏的关系了,可是,经过了虚华庵的那一夜,兰笙对他的态度回到了原点。皇帝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他既无法理解兰笙的心思,也无暇理会兰笙的退避。那一夜之后,纷繁的变故如海浪一般涌来,将他狠狠地拍在了沙土之上。

最终,皇帝没有喝那盏茶,也没有说话,他起身向内室走去,步伐沉重却坚定。

对于皇帝的沉默,兰笙甚至有一丝庆幸,因为她不知道该如何回应皇帝的话,无论皇帝说什么。她跟在皇帝的后面,如往日一般,为皇帝更衣,服侍皇帝上床歇息;然后自己去更衣,接住熄烛点香,做好就寝的准备。

回到床榻边,兰笙犹豫了,她觉得自己好像站在了悬崖边上,往前一步就会坠入深渊,尸骨无存。一个声音在她耳畔响起:你是谁?你到底是谁?你到底应该是谁?

“朕头疼,为朕按一按。”皇帝突然吩咐道。

兰笙如释重负。她走过去,在床边坐好,伸手抚上皇帝的额头,轻轻揉按起来。

月影款款,熏香淡淡,宫殿之中的静谧如同一张罗网,将两个沉默的人裹缠在一起。

兰笙的神思渐渐散淡起来,她不由自主地想着,未来的岁月,她该以什么样的情感去面对皇帝呢?做一个聊慰君心的妾室?做一个忠于君命的臣子?后者,她做不好;前者,她做不到。

当“做不到”三个字在兰笙的脑海中出现,她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她清楚地意识到,她不想做那个可有可无的妾室,她不想被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她不想做一个用感情平衡处境的人。

兰笙收回了双手,她慢慢地站了起来,向后退了两步。

“怎么了?”皇帝察觉到了兰笙的异样,他坐起来,隔着黑暗去找寻兰笙的形迹。

“陛下……臣……”兰笙想要和皇帝说明白,她不敢奢求得到皇帝的真心,所以也不想把自己的真心奉送给皇帝。她不能再继续接近皇帝了,她不想做自己无法掌控的事。

“怎么了?”皇帝的声音有些低沉,平淡至极的语气中浮起了一点关切。他伸出手,准确无误地握住了兰笙的手腕。那略显冰冷的掌心如一道清泉,浸入了兰笙的骨髓,填满了她惶恐不安的心。

“陛下,臣……”兰笙被皇帝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