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2章:战争是政治的延续(1 / 2)

第2252章: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五丈原大战,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五丈原,以及军队本身,唯有李嗣源注意到了陈仓,以及大散关的重要性。

随着风陵渡和峣关的时候,十余万秦军攻入关中,潼关彻底失去门户作用,而大散关则成了唐国连接外界的唯一通道。

关中四塞之一的大散关就在陈仓境内,若是陈仓和大散关也被秦军攻占的话,那整个关中都将被秦军封锁,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基于这层考虑,李嗣源才会舍弃槐里,守陈仓,兼而守大散关。

事实证明,李嗣源这步棋走对了,正是他及时接管了陈仓,以及大散关的防务,才让几乎步入绝境的李唐有了继续苟延残喘的机会。

“大散关坐拥天堑,易守难攻,强攻的难度并不比武关低,但若只是封锁关中的话,攻占陈仓也能起到到一样的效果。”

公孙轩辕指着沙盘上,陈仓所在的位置,沉声道:“攻占了陈仓后,派重兵封锁各大要道,封锁了大散关,也就等同于封锁了关中。”

轩辕想以陈仓来封锁大散关,自然是不能彻底封锁的,但也不需要完完全全的封锁。

大散关一线的唐军若想要打破封锁的话,那就必须要出关和秦军正面野战,而秦军最不怕的就是野战,甚至巴不得唐军出动出关一战。

“可是陈仓同样是座坚城,攻取的难度并不比长安低多少啊。”张辽沉吟道。

陈仓位于关中西部,西靠陇山,南依秦岭,渭水中流,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便为交通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并且易守难攻。

诸葛亮二次北伐时,出兵散关,并围陈仓,为魏将郝昭所阻,最终二次北伐失败。

当时,诸葛亮有几万兵马,郝昭才不过千余,而魏国援军又还未赶到,于是出兵全力攻打陈仓,却没想到连攻了二十余日也无法攻下。

而此时魏军援军即将抵达,蜀军又粮草不继,诸葛亮不得已之下唯有退军。

诸葛亮之所以没能攻下陈仓,一是郝昭善于防守并且准备充足,二是陈仓确实是座坚城易守难攻,三是地势缘故兵力优势施展不开。

现在秦军若是想要攻打陈仓,难度可并不比诸葛亮小多少,毕竟李嗣源的守城能力可不比郝昭差,而且李嗣源的兵力还比郝昭要多很多。

“正是因为陈仓难打,所以更要趁早打。”

轩辕拿起一个标旗,用毛笔在上面写上‘李嗣源’三,插在沙盘上陈仓所在的位置后,说道:“李嗣源乃是智勇双全之将,如今他初入陈仓,准备不足,我军正好趁其立足未稳之计,出兵攻取陈仓。

一旦等李嗣源彻底掌握了陈仓,准备充足之后,在想攻取陈仓的话就难了。”

张辽和霍去病都不自觉点了点头,心中已经被轩辕所说服,毕竟若是能够封锁关中,瓮中捉鳖的话,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未必不可能。

能不死人就打胜仗,谁又希望死人呢?

啪,啪,啪……

李靖轻拍着手掌,一脸赞赏的看着轩辕,笑道:“轩辕将军,你是除本督和韩信将军外,全军第三个看到这一点的人,本都督心中甚慰啊。”

说着,李靖取出一份信笺,递给众人传阅,而上面的内容,正是刚刚轩辕所说的,攻取四关封锁关中的方案。

霍去病张辽等将皆大惊,原来李靖早就料到了这点,并且上呈主公,只是他好似并不准备立刻实施,而是作为攻打长安失败的后备方案。

轩辕看过后,眼中露出不解之色,问道:“大都督既然早就意识到先取四关,彻底封锁关中的好事,为何还要先强攻长安呢?”

李靖没有回答,反而意味深长的看向轩辕,轩辕会意后露沉思之色,他知道李靖是想让他自己想出来。

轩辕的智力政治都突破了90,尤其是政治更是达到了96(+1)点,很快就猜到了李靖的用意。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李靖不先去取四关,而是选择强攻长安,其实是在为了一个月后的开国造势啊。

攻取四关,彻底封锁关中,在战略上确实是上策,但在政治上却是下侧,因为这意味接下来着要打持久战了。

寻常攻城,都要围三缺一,给对手留下一线生机,这样对手才不会拼死反抗。

现在关中就好似一个大城,潼关、武关、萧关、大散关则是四门,而一旦全取四关彻底封锁关中的话,这等同于堵死了唐军的所有退路。

不难想象,到时不但关中的唐军会拼死反抗、死战到底,汉中陇西羌地的唐军也会拼死反扑,那关那中之战可就有的打,别说是两个月,半年也未必能够结束。

秦军此番攻唐的最大目在于立威,以及震慑各方诸侯,对关中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大。

能够占据关中自然最好,不能占据也没什么,毕竟就算这次失败了,有这次的战果在,下次更轻松必定能够成功。

但若是变成持久战的话,那可就是弄巧成拙了,毕竟秦国接下来的重心是休养生息。

关中战事注定不能拖太久,李靖必须要在开国大典前结束战都,所以封锁关中的战略只能押后,作为备用方案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