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1章:总兵力突破九十万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初,秦昊亲上太行求亲于大明女帝,朱元璋发起太行政变失败,秦明两国合二为一。
随后,五十万秦明联军,越过太行,攻入河北,开启了河北大战的序幕。
在长达八个月的战争中,秦军经历了大小数百战,虽没能彻底一统河北,但也攻下了冀州和青北两地,确立了在河北之地的霸主地位。
在这接连不断的大战中,秦军虽连战连捷,但伤亡也同样不小。
冀州大战秦军伤亡九万。
巨鹿灭赵大战伤亡五万两千。
由于冀州秦军并没有介入青州战场,而不算北海大战的伤亡的话,仅仅在河北的大战,秦军就伤亡了足足十五万众。
开战前的五十万秦明联合军,等彻底占据冀州之后,也只剩下三十五万了。
秦军的伤亡虽大,但歼敌的数量却更大,同样俘虏了大量的战俘。
李靖北海大捷俘虏汉赵陈梁联军六万两千。
苏定方巨鹿大战后俘虏三万三千赵军,而攻破渤海灭亡赵国后,又俘虏了足足十三万赵军,其中三万则在化为了降军。
白起十面埋伏一战俘虏韩赵联军八万,之后更是逼降张郃的三万韩军。
若不算上降军的话,仅在三大主战场上,秦军就抓了将近三十万的战俘。
李靖领三万精锐支援冀州战场,而奇缺兵力的青北则收编了全部的俘虏,用以维护秦军在青北的统治。
除了青北的战俘被收编了之外,其他的俘虏则都被打散,分别被关押在邺城、渤海两地的数十所战俘营内,以防止俘虏暴动作乱。
攻入冀州的五十万秦军只剩下三十五万了,再加上张郃的三万韩国降军,萧衍的三万赵国降军,以及李靖的三万青北精锐,秦军在冀州依旧有着四十四万大军。
在算上青北的六万战俘整编军的话,秦军在河北之地依旧有着五十万大军。
连续打了八个月的仗,死伤了将近十五万大军后的秦军,却靠着收编战俘和敌军,依旧保持着五十万的编制。
当然,这五十万大军之中,青北的六万整编军,综合素质高低不一,战斗力太弱,自然不可能参与幽州大战。
能够参与幽州大战的军队,只能是三十五万秦军,李靖的三万北海秦军,以及张郃萧衍的六万韩赵降军,共计四十四万大军。
对付区区北汉,又哪里需要四十四万大军,就是二十万也足够打下幽州了。
但随着二十万满清大军南下,甚至更多的清军,随时可能进入幽州,一切就又都说不准了。
五十万秦晋明三系大军,这次足足折损了十五万,其中损失最大的还是明系大军。
才归秦时的十五万明军,如今只剩下将近八万大军了,减员近七万众,近半士兵战死在了冀州战场上。
明系大军的伤亡之所以会这么大,主要还是想在新主的面前好好表现一番,各军将领在战场上都打的特别拼,所以伤亡率才会这么的惊人。
十五万大军伤亡近半,明系将领们自然也急了,军侯求校尉,校尉求偏将,偏将求将军,将军求龙且,而龙且则求到秦昊,希望可以从战俘中进行补充兵源。
明系的要求并不过分,毕竟他们伤亡确实是全军之最,秦昊略作思考就准备答应下来,这也是为了平衡三系的实力,不让任何一系一家独大。
秦昊这么安排自然没错,但秦晋两系的将领得知之后,也都找上秦昊,也希望可以从战俘中进行补充。
除开青北已经被收编的战俘,和渤海的十万壮丁战俘外,其他的战俘可都是韩赵主力,补充到军中之后,稍作整训就能立即上战场,是最为优质兵源,但这类的战俘数量显然并不多。
魏郡和渤海两地的主力军战俘加起来也只有十二万人,哪怕是全部被秦军给收编了,也不够填补秦晋明三系十五万的窟窿。
秦晋明三系将领们,为了争抢这些优质兵源,每天都吵的不可开交,就差直接动手开打了,而秦昊也被他们给扰的不厌其烦。
本来秦昊是想将这些战俘,给单独整编成一军队,然后再交给韩信统领,却没想到自家人盯上了这些战俘,并且都想要吸收河北战俘回血。
秦昊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将这十二万战俘全部收编,随后将渤海的四万战俘全部押来邺城,十二万战俘都交给李靖和韩信进行集中整训。
至于渤海的另外十万壮丁战俘,则被秦昊下令全部遣返回家,而这一命令也让渤海民心迅速归附。
在李靖和韩信的长达一个月的整训,十二万韩赵战俘已经彻底归心,可以被吸纳入军中了。
最终,秦昊将这十二万战俘给分成了四份,四万归属到韩信部下,四万归属于明系,两万归秦系,两万归晋系。
自此,秦军之中除了秦晋明三系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派系,冀系。
目前在秦军各大派系之中,秦系的实力最强,晋系第二,明系第三,而冀系则最弱。
目前冀系所属的力量,只有韩信的四万俘虏整编军,张郃的三万韩国降军,萧衍的三万赵国降军,共计十万大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