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反击!进攻!冲锋!(1 / 2)

构筑在制高点的机枪阵地居高临下,轻重机枪组成的火力网让这些散兵线都抛到脑后的鬼子狠狠的吃了大亏。

此时的鬼子,一个个抱头鼠窜试图找到几处掩体,但这注定是徒劳的。

机枪集火的位置,几十個鬼子被打成了筛子成片的倒下。

李云龙留下的预备队神兵天降立了大功,鬼子的进攻完全被打断了。

两翼阵地前,这些鬼子现在完全慌了神,密集的子弹在他们脚下腾起一片片泥土。

在高压下,他们像是没头的苍蝇一样各为己战,基层军官暂时不能组织起有效的反攻。

机枪手冷漠的扣动着扳机,他们的左手扶着枪托顶在肩膀上,用以抵消绍沙轻机枪打出连续长点射后产生的后坐力。

一颗颗子弹从枪管里喷涌而出,为了尽量避免卡壳发生,原本就没有装满的弹匣很快就打完了。

不同于部队里主流的捷克式轻机枪,绍沙的换弹相对复杂一下,镰刀型的弹匣哪怕是熟练的射手也需要三秒钟才能更换。

所以在使用绍沙轻机枪战斗时,副射手和弹药手的任务量一点也不比射手少,大多时间都是副射手在帮射手更换弹夹。

至于弹药手,他不仅要把一个个打空的弹匣捡起来重新装弹,还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把地上的弹壳装进随身携带的袋子里。

虽然现在黄署长可以长期稳定的提供铜,甚至从上一月开始可以提供崭新的子弹。

但是这些上好的铜制弹壳送回根据地可以直接复装,在射击纪律没有发生改变前这些弹壳还是要带回去的。

在经过一阵炸营般的混乱后,鬼子的指挥官们逐渐稳住了士兵。

直接啪啪啪几巴掌上去以后,最先恢复状态的是炮兵。

在鬼子步兵后方的炮兵们相对安全一些,新一团的火力网并没有完全覆盖到他们。

这些鬼子在指挥官的带领下开始寻找机枪的位置,配合步兵的掷弹筒用迫击炮开始压制新一团的火力。

随后恢复过来的是鬼子的火力点,小队长的指挥让他们找到了主心骨。

这些鬼子开始向对方的阵地射击,用持续的火力为步兵开路。

最后是鬼子的步兵,听到了熟悉的重武器响起后,战争仿佛回到了他们最熟悉的模式。跟随着长官猫着腰向新一团的阵地发起进攻。

不能不说这时候的鬼子枪法还是很不错的,很多不小心露出来的战士都被鬼子一枪命中。

有组织的鬼子带给新一团侧翼防线的压力非常大。

原本人数就不占优势,一开始靠着奇袭和有利地形打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但现在鬼子开始稳扎稳打,炮兵轰完步兵冲,战士们的伤亡渐渐开始大了起来。

唯一的好消息是鬼子们已经到了斯托克斯迫击炮有效射程里。

这款迫击炮虽然口径大,但因为是一战的老古董而且为了战壕而生的,所以有效射程并不是那么远。

三门迫击炮开火又让新一团的战士们有了短暂的喘息时间。

但这样下去最终还是难逃灭亡的结局。

“连长,我们现在该怎么打!”一名属于预备队的战士问道。

他的脸已经被熏黑了,但是眼神里充满了坚毅,仿佛死也要咬下鬼子一块肉。

连长并没有扭头看他,而是沉着冷静的开着枪说道:

“我们还有新玩意没有用,再把鬼子放近一点。”

“今天能不能活着回去,就看团长给的这个什么防御性手榴弹,他娘的好不好用了。”

预备队在集结的时候,两位连长就给每一名战士发了四枚手榴弹,只不过因为距离的原因战士们还并没有使用。

这位连长看着战士们叮嘱道:

“等一会鬼子们再靠近一些,同志们听我的口令,拔了栓以后数一秒在扔出去。”

“记住我的话,扔完以后一定要把自己藏好,不要伸头去看。”

黄河仿造美国mkii制造的卵形手榴弹,把原本的手榴弹重量由600克改为450克,这样更便于八路军的战士们投掷。

其次,在弹体内加入了少量铝粉和氧化铁粉(铝热剂配方)。

手榴弹爆炸时,除了铸铁外壳会爆裂成几百个小碎片,铁铝也会反应。变成氧化铝和沸腾的铁水,使武器威力明显增大。

卵形弹因为形状的原因,在扔到敌人的附近后不容易停下来,敌人很难捡起来回扔。

而且比木柄弹有更好的拐角杀伤能力,向下投掷时会增大投掷距离。

防御手榴弹可散射出大量距离爆炸点相当远的地方,仍具有杀伤力的重破片或钢珠,是一种能给成群前进的敌军造成伤亡的理想近战兵器。

mkii手榴弹的杀伤半径是5—10码,但弹片可杀伤至50码,战士们平均投掷距离多为35—40码。

所以,这种杀伤机理要求投弹的士兵不仅自己要采取掩蔽措施,而且要特别注意己方其他人员的位置。

随着鬼子步兵越来越接近阵地,连长一声大吼:“一,扔!”

拔掉手榴弹的栓,战士们全力将手里分量不轻的手榴弹扔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