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假窑
张扬来的时间有点不巧。
卢老师去了盛海的二儿子家,准备过年了。
接待张扬一行人的是工坊的负责人,卢老师的大儿子,卢若愚。
今年轮到他在牛家村的窑里值班。
卢若愚是认识老何的。
以前卢老师还在博物馆上班的时候,他们就一起吃过饭。
听老何介绍说,眼前这位年轻人,就是现在博物馆管事的副馆长,卢若愚有点惊讶,也有点不以为意。
之前那位留学归来的小汪馆长已经够年轻了,现在换个了更年轻的?
看来海林博物馆在走下坡路了啊!
但是当他看到老何从后备箱里拿出来的礼品时,马上换上了一副笑脸,笑着接过了东西。
“张馆长,你们太客气了,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啥?”
“哈哈,一点小礼品而已,不成敬意。这两份补品,到时候还要托您转交给卢老师。”张扬非常亲热的把高价买的礼品递过去。
这些礼品真不便宜,但张扬毕竟是新馆长上任,态度还是要摆出来的。
“谢谢您,东西我一定带到。”
“话说回来,张馆长,您叫我小卢就好了。不用这么客气的。”
“别别别……要不我就叫你老卢,你叫我小张吧。”张扬看着对方有些花白的头发答道。
卢若愚起码四十岁了,张扬要是一声“小卢”叫出来,估计在场每个人都要尬住。
“也行,小张馆长您随意就好。”卢若愚点点头。
他刚才粗略的瞄了一眼,博物馆带来的礼品少说也要两三万。
这位年轻的张馆长真给面子。
所以他也没忘了和沈书语打招呼:“这位一定就是馆长夫人吧?”
“不是……”张扬刚想解释,突然被人抢断。
“现在还不是。”沈书语笑了笑说。
“对,现在还不是。”张扬也笑了。
寒暄过后,张扬提出想看看怎么烧建盏。
卢若愚当仁不让的带着三人参观。
他边走边介绍说:
“建盏这种瓷器比较特殊,必须得用建阳那边的原矿土烧制。那边的矿土含铁量比较高,所以烧出来的建盏能吸附磁铁,又被称为铁胎。”
这些话都是科普知识,张扬其实是知道的。
但是看沈书语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她应该是第一次听说。
张扬也就跟着耐心的复习了一遍建盏的知识点。
“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存放原矿土的地方了……”
“这些都是伱们从建阳运过来的吗?”张扬看着面前一个个垒起来的编织袋问道。
谁能想到矿土是这么保存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粮仓呢。
“对,都是。”卢若愚解释说,“我们在建阳当地注册了公司,但是因为场租等原因,那边只设立了办事处。”
“东西都是在这边烧的,如果有大批量的订单,还要运过去发货。”
“这么麻烦吗?成本优势在哪儿?”
“主要是用电和人工,还有就是我爸爸他一直有在村里建窑口的打算……”
卢若愚一提到电费,张扬就懂了。
现在烧建盏,用的几乎都是电窑。
电窑可以看成一个大的电烤箱,烧制瓷器所需要的一千多度的高温,都是用电加热上去的。
这背后的耗电量可想而知。
所以哪怕一度电的价格就差半毛,那累积下来也是一大笔钱。
“原矿土运来以后,第一步是粉碎。”
“第二步是淘洗……”
介绍淘洗这一步的时候,卢若愚带大家来到了几个大缸前。
里面全是黄黄的泥巴水。
这道工序是真的在用水洗泥巴,水越洗越脏,但是砂石也因此被筛了出来。
淘洗之后,将处理好的泥浆倒入布袋压干水分,得到细腻的矿土。
接着就是机器拉坯了。
“一般机器拉的坯是不能直接用的,还要经过我们的师傅手工修一下。”
“这个主要是修什么啊?”沈书语好奇的问道,“我看这已经是建盏的形状了啊。”
“主要是一些细节的地方。”卢若愚随手拿起一个还没开始修的坯体,指着上面各个部位解释说,“一般要修足墙、足跟、圈足、口沿、注水线。”
修坯之后,就是素烧了。
其实就是把没上釉的坯体,稍微的烘烤一下。
既能起到使坯体完全固化的作用,又能提前找出那些内部有问题、一烧就裂开的残次品。
“接下来是除了烧制以外最重要的步骤,施釉……”
“然后就是装进匣钵里,放进电窑里进行烧制了。”
匣钵这种东西,张扬因为经常看开窑的直播,所以非常熟悉。
它就像蒸包子馒头用的蒸笼,一层一层的叠起来,每一层里面都放一件或几件待烧制的瓷器。
看现场工人放匣钵的方式,这个步骤似乎还挺有讲究的。
卢若愚说,这是因为即使是电窑,内部的温度也和位置有关系,所以不同的位置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