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天帝使者(1 / 2)

第371章 天帝使者

苗老师毕竟是老前辈,他看得上的东西,确实都是精品。

拿出来的第一件宝贝就很特殊——封泥。

非考古工作者很难接触到的特殊的文物。

秦汉时期,由于纸张还没有推广使用,公务文书都是写在竹简上的。

尽管传递前都会将竹简捆扎好,但为了防止有人偷偷拆开,还会多加一道处理。

那就是在结绳的地方,用一块圆形的泥巴封好,并盖上相关部门的印玺。

有的场合,还会把竹简放进盒子里,在盒子开口处也留一块放泥巴的地方。

封泥就是这种用来防拆的、盖了印章的泥巴。

相当于盖在信封口的邮票。

这东西乍一看,很像是封酒瓶用的泥巴。

不过因为汪大师曾经推荐张扬读过《华夏古代封泥全集》,虽然一共十五册,张扬就读了第一册的前三页,但还是足够让他一眼就认出这东西。

汉代的、还有文字,那起码是三级文物了。

印章印在上面的文字是“天帝使者”。

天帝?哪位天帝?

张扬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

汉代的时候就有天帝这个说法了吗?

「名称:天帝使者封泥」

「生产时间:公元200年(东汉建安五年)」

「详细信息:天帝使者封泥常见于东汉时期的镇墓文、买地券中,是东汉时期的至上神天帝的信仰衍生物,是研究民间宗教信仰的重要材料」

嚯,竟然是这种东西!

买地券张扬曾经见过,那是道教用来敬告天地鬼神、给死人买一块安息的坟地用的东西。

这也是盖在买地券上的?

在汉代,买地券只能是木制的,那用封泥也很合理。

而这个天帝使者封泥,应该和道教息息相关。

因为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鲁的五斗米道,以信仰黄帝、老子闻名。

黄帝又叫黄神,是天帝的使者……

要不是张鲁和孙策之间隔着刘表和曹操,张扬都要以为,这是五斗米道三代天师张鲁,亲自来给孙策墓地的买地券盖的章了。

总之这东西,对于研究东汉末年江东地区的宗教信仰,有非常高的价值。

见到封泥了,那竹简或者木牍呢?

总不可能就孤零零一件封泥躺在地上吧。

面对张扬的疑问,苗老师直接愣住了。

“你是说,这东西是盖在封检上的?”

“对啊,封检不就是古代的信封嘛,这是邮票啊。”

“可是,这个是我在主墓室里捡的,不是上面有文字,我都不会带出来。”

苗老师的言外之意,信封、还有信本身,应该都被第一批盗墓贼破坏了。

只有一张邮票。

这个解释,张扬不太能接受。

但仔细一想,木牍这东西留着真没啥用吧?

就算是最顶尖的拍卖会,也没人会买木牍的。

这东西保存困难不说,而且历史价值远远高于经济价值。

“看来孙策坟墓的买地券上到底写了什么,将会变成未解之谜,永远埋在地下了。”张扬在心里感慨道。

这样的好东西,肯定是要带走的。

“贼”不走空嘛。

张扬从背后的包里拿出了一个小盒子,这本来是装大阴博物馆的纪念金币用的。

用来装封泥刚刚好。

“张大师你还把这东西随时带在身上啊。”

看到张扬拿出纪念金币,赠送金币的林于磐感觉很受用。

张大师心里有我啊,东西都随身带着。

“嗯,这盒子不错的。”

张扬点点头,打开盒子,把金币还给了林于磐。

接着拿过苗老师手里的封泥,轻轻放在了盒子内的黑色泡沫上。

反复确认装好以后,张扬又给林于磐竖了个大拇指:

“这盒子设计的很好,盖子竟然不会压到。”

“哈?”林于磐愣了一下,总觉得有哪里不对,但是又说不上来。

看张扬这么看重这枚封泥,苗老师的表情有点复杂。

他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该高兴还是该害怕。

高兴的是,自己确实把珍贵文物带了出来,不至于永远埋在地下;

害怕的是,盗墓的东西越珍贵,他问题越大。

最后他想了想,算了,都到这一步了,顺其自然吧。

苗老师拿出来的第二件宝贝,是一件绿色的玉璧。

只比成年人的手掌略大一点。

初看是玉璧,但是仔细一看,却发现除了边缘的地方有一点玉的通透感外,其他部位都给人石头的感觉。

“这是琉璃璧啊。”张扬鉴定完说道。

琉璃没啥特殊的,起源于西周,到汉代的时候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工艺了。

但是把琉璃烧成这种玉璧的形状,张扬还是第一次见。

琉璃不是建筑材料吗?

性质大概相当于把大理石雕成挂饰戴在身上。

想起直播间的韭菜老哥们,张扬突然觉得,这块琉璃璧还挺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