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 大国院士,期末考试,以及助学项目巡视之旅(1 / 3)

当天晚上CC1台的晚间新闻特别报道了秦克和宁青筠拿到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消息,还在当天晚上的九点黄金时段,播放了一期名为《大国院士的专题片,以时间为线,将近几年来秦克宁青筠接受过的采访视频音频、取得的研究成果、拿过的大奖串了起来,最后的大奖自然是新鲜出炉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期专题片做得非常用心细致,虽然是“炒冷饭”,但文案极为出色,除了在相对敏感的原创操作系统方面稍有些精简外,对秦克、宁青筠每项研究取成的成果,都以简单易懂的科普方式,详细说明了其深远意义。

——当然,启光EDA与启梦芯片是不会提及的,这期专题片的制作人也不知道这两项对夏国芯片事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研究成果与秦克二人有关。

专题片的最后逐一展示了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姓名与照片,秦克和宁青筠这对年轻而富有朝气、相貌又特别出众的小夫妻在一群老科学家当中特别的显眼,让人印象深刻。

专题片一出,紧接着就是各大媒体连篇累牍的宣传与介绍,显然要将秦克和宁青筠立为当代科学家的楷模。

事实上宣传效果也很出色,以前夏国的民众知道秦院士宁院士很厉害,但因为缺乏这样系统、有条理的成果梳理展示,对他们的了解更多集中在外国颁发的“菲尔兹奖得主”“诺贝尔奖得主”之上,此时看了专题片和媒体的专题报道之后,才真正意识到咱们国家的这两位年轻院士,取得的学术科研成果,远远超越世界强国的其他顶尖科学家!

一时间秦克、宁青筠原本就如日中升的大名再次响遍大江南北,更激励着无数少年与青年学生刻苦念书,将来像秦院士宁院士一样以科研报国,投身到科技振兴祖国的伟大浪潮中……

“杨伯伯,最近这是怎么回事啊……这不是把我和青筠往架到火堆上烧吗?”在打给杨承科伯伯的电话里,秦克无奈道。

到了他现在这样的名气地位,早已不需要再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加名望了,反倒希望能更低调些,这也是他回国后格外低调的缘故。

结果倒好,现在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使得他和宁青筠的曝光度大增,估计到哪里都会引起无数的围观,寸步难行。这个月秦克还想继续带着老婆妹妹还有两个孩子,去青柠助学基金会资助项目实地走走呢。

杨伯伯发出爽朗的笑声:“哈哈,秦克啊,这可不是我的主意,是上头的意思。你们对国家芯片事业作出的贡献太大了,不是区区一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就能奖励的,但无论是启光EDA还是启梦芯片,都不能公开宣扬,只能重点宣传报道你们在其他方面的科研成果。”

说这里杨伯伯收起了笑声,声音也低沉下来:“再说了,你们取得的这些成果,既能激励年轻人投身科研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国的科研队伍,也能为你们更好地指导今年夏天、冬天的防灾抗灾工作树立威望。”

今年的夏天会出现比去年还要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是秦克和宁青筠作出来的预测,现在全世界几乎没哪个国家敢等闲视之了。

杨伯伯续道:“今年还和去年不一样,今年不只是夏天难熬,冬天同样难熬,极端高温干旱与极端严寒雪灾叠加起来,哪怕怎么积极提前应对,民众的生活工作肯定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时就需要你和小宁站出来,以科学的研判安抚、激励民众共度难关了。这也是上头要借着这次颁给你俩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机会,对你们进行大量正面报道的原因。”

秦克略一思索便明白了。

只有他和宁青筠真正成为全国民众心中的“科研第一人”,才能在接下来两三年的极端气候灾害里更好地指导全国的抗灾救灾工作,更好地激励鼓舞民众一起共度难关。

有时精神偶像的作用就是如此巨大。

尤其是面对越来越恶劣的极端气候灾害、民众彷徨惊慌不知所措之时,就需要有最具权威的科学家站出来,稳住大伙儿的心,并配合各省各地进行动员,指导大家如何应对气候灾害,更重要的是让大家看到成功抵御气候灾害的希望,避免出现社会动荡不安。

“我明白了,杨伯伯。”

“而且啊,这次你和小宁拿到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确实也有些人在背地里瞎嘀咕。这样的正面宣传报道,也能让他们认清形势,看清楚国家对你们的最大支持与肯定,使他们不敢做什么螳臂挡车的蠢事,避免他们一世的名望因为妒忌而毁于一旦。”

说到这里,杨伯伯又笑道:“放心,你们也不用有什么压力,像平时那样正常地工作生活就可以了,我已和媒体们打过招呼了,没人会来打扰你们的生活。”

“谢谢杨伯伯。”

结束通话后,将杨伯伯的话转述给宁青筠,宁青筠也能理解,而且没媒体来采访就好——反正清木大学内的学生们、教授们对他俩拿各种荣誉早已习惯,再多了一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也顶多是祝贺几声,并不会各种围观索要签名什么的。

当然,影响还是有的,原本秦克和宁青筠给本科生上课时的场面就够火爆了,许多还没见过他俩的大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