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军旗所指,所向披靡(1 / 2)

聂风找来的学徒是个十五六岁的俊秀书生,通过介绍才知道,他是聂府老管家的小儿子,叫聂小童。

此人的确聪明,为人又圆融,很快就跟翁晓晓熟悉了起来,先生长先生短的跟在一旁叫个不停。

翁晓晓先大概讲了讲这份工作都要做什么,再把各类报表都找出来一份,给他讲解里面数据的含义。涉及到账务报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基础的知识实在繁杂,对于新手来说真真是很难入门的。又没有系统的教材,翁晓晓只能按照自己的逻辑来传授这些知识。

光听可记不住,还教给了聂小童做笔记的学习方法,把她说的话先用炭笔记录下来,回头再好好琢磨,反复思考,不懂再问。

这就是所谓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肯教,能学到多少,全在学生的求知欲跟上进心了。

……

“东家,黄瓜长得挺好,已经摘过一批了。”老六笑着说道。

黄瓜秧子长势正好,叶片绿油油的,小黄瓜个个顶花带刺,鲜嫩无比,看得翁晓晓都眼馋了。

“六叔,你留一个棚子让黄瓜长大,别的还照样一拃长摘下来做酱菜。”

“好,听东家的安排。”

老六一家收割了稻谷后就退了水田,坚定地包下了那几亩大棚菜地,他对翁晓晓有着迷之信任,相信种菜会更挣钱。果不其然,冬日里种出来的鲜菜,价高也好卖,关键还不用他发愁怎么卖,作坊就全收了。

“小空,长成的黄瓜直接送回家里,摘了就送回去哈,我要趁着新鲜送人。”

冬日的黄瓜可是个稀罕物,有钱也没地方买的,送欧阳家一些,钱知县那里也不可少,聂东家后院虽没有女眷,但红颜知已多,送过去随他怎么分配吧。

当然,翁晓晓自己也喜欢吃,再想着送礼去结交人,也不会亏待了她自己。

以后产量大了,这些富贵人家就是冬季买鲜菜的大客户,必须提前做好宣传。

大棚里种着金贵的黄瓜,别的菜地也没闲着,种了萝卜白菜这种寻常菜,酱菜既有高端的也有大路货,现在每月的净盈利都在上百两了。

“刘伯,给商队那几人的家里送二两银子,以示慰问。他们都好,只是漠北大雪封路,人被困在了那边,让大家不要胡思乱想。”

刘远抱拳,“我替这几家谢谢东家了。收到消息,我就挨家去说过了。都表示只要人没事就行,回不回来没什么。即便家里的主劳力不在,日子依旧过得不错,他们都对东家只有感激的份,没人有怨言。”

翁晓晓点点头,拢了拢身上的披风,天真的冷了。

“刘大娘,作坊这边要安排好进度,过年还是要给大家放几天假,休息一下的。”

刘大娘笑着应下,作坊早就顺风顺水的了,已经不用那么操心,这可比她在家伺候老的小的强多了,连儿子媳妇都对她越发恭敬。

“年底是钱庄最忙的时候,年前我怕是过不来了。若有什么事儿,你们就先自己看着办,实在为难的再去找凤姑。辛苦各位了,过年的红封给大家再涨一成。”

能多拿钱,自然人人高兴。

......

漠北

杨朔在这个雪窝子里已经趴了三个时辰,腿脚已经冷的没了知觉,也只敢稍微转动转动脚,不至于突然起身站不住。

拿过酒壶喝了一口,烈酒穿过干燥的嗓子,烧灼着流经的器官,直至流进空空的肠胃,引起了一阵痉挛。

“将军,吃口饼子吧。”贴身小厮春和递过来一块冰冷梆硬的面饼,还有一小块肉干。

杨朔接过来,扔到嘴里,费劲嚼着。

杨朔他爹三月里病逝,千里奔驰护送灵柩跟他娘回了京城,守丧一个月,出殡之后就又赶回了漠北。

没了爹娘陪伴的漠北,即便是六月天,杨朔依然感觉心里凉飕飕的。他没了依靠,万事只能靠自己。

杨家人生就了一副铁血心肠,天生属于战场。

重回军队的杨朔雷厉风行,很快就把上下大清理了一遍。外族奸细处置起来毫不手软,即便是上面的人动不得,也彻底将其边缘化,再不能干扰他的任何军事部署。

从第一次踏上漠北之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位年轻的统领就对这支军队拥有了绝对的控制权。

军旗所指,所向披靡。

临近年关,游牧民族也想过个丰盛的新年,可别无它途,只能冒险闯过杨家军的防线,来大秦的城镇里掠夺物资。

而杨朔做了这么久的准备,也想打一次大胜仗来鼓舞士气,提振军心。

吃了几口饼子,实在太干,杨朔抓过一把雪就塞进了嘴里。

春和扭过头去,偷偷抹泪,来漠北之前,将军是侯府的贵公子,国子监的高材生,风度翩翩的少年郎。这才一年,就彻底变成了军中饮冰卧雪的糙汉子。

他心疼自己的主子,可也弄不来更好的吃食了。

“将军,敌军前哨已经进了包围圈。”

杨朔摆摆手,轻声说道:“再探,一定要把主力给我放进来再动。”

斥候得令,转身离开。

又过了半个多时辰,小兵跑来,“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