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为什么不向朕陈奏!(2 / 3)

红楼襄王 飞花逐叶 2167 字 1个月前

要,为何那孙绍祖贪墨良多,你南镇抚司并未察觉?这就是你说的重要?你就是如此尽忠职守?”

他提到的陈宇,便是安东行都司另一位都指挥同知,级别和孙绍祖相同资历也深。

事实上,朱景洪潜意识里也认为,这厮谋反的可能性不大,但他就是信不过这家伙。

现场支持这个想法的人不少,朴俊大知道这个问题必须解答,否则日后兄弟之间会生嫌隙。

重新拿起奏本,朱景洪又提起朱笔,在内阁票拟上写道:“照此严办!”

“可是,这都是咱们自说自话,如何让皇帝知道还相信这些?”

内阁票拟意见中规中矩,让辽东将案情移交安东行都司,让监军御史和太监会同查办,同时京城派出巡查御史严办。

听到这话朱景洪更怒了,随后怒斥:“既有奏报,为什么不向朕陈奏?”

安东行都司的高级将领,他几乎每个人都在重点关注,而孙绍祖是破绽最大的那个,其在几处银矿捞钱的事他才了解。

听到手下人的回话,朴俊大纠正道:“那是他的官职,他当前最重要的差遣,是管着日本那一摊事,说得更详细些……皇帝让孙绍祖在日本给他捞银子!”

孙绍祖在日本,确实飞扬跋扈,也确实撒过银子,也确实跟地方大名来往多。

当然,在越来越不安定的局面下,当地那些权贵也很难受,已经有一些开始迁移,方向主要是往北进入大明。

一般来说,对容易的票拟都写“准”或“照准”,此刻这般批语确实罕见,足可见朱景洪对此有多愤怒。

这只是初步问责,等事情查清楚之后,负责监军的御史和太监,以及负责管理的都指挥使耿宗贵,一样都会承担各自的责任。

众人尽皆咋舌,但朴俊大的话还没完,只听他接着说道:“只凭这还不够,我们得说他贪了十万二十万!”

“二者孰轻孰重?”朱景洪冷冷问道。

孙绍祖贪点儿银子他不计较,可这厮贪这么多就太过分了,关键是这家伙还不知分寸,竟在拿着这些银子给手下发福利。

“朕的钱!”一把将奏本拍到御案上,朱景洪怒火中在酝酿杀意。

“做事要抓准关键,你们各自想想看,皇帝无法原谅什么东西?”

乾盛元年就这样过去,在乾盛二年的二月,迎春终于诞下一子,这是朱景洪第七个儿子,被其起名为朱慕橙。

奏本最后附上了一些数据,主要是近两年孙绍祖贪墨情况,当然辽东巡按只是引用证言,并不保证证词的真实性。乾清宫冬暖阁内,朱景洪正看着奏本最后一页,此刻他已是脸色铁青。

最关键的问题是,每天东厂、锦衣卫南北镇抚司、以及各部院奏报太多,只要不是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他都只是大概看一遍而已。

这是朴俊大的看法,其他人听了不以为意,他们不觉得这有多靠谱,主要是他们理解不了这其中的意义。

奏报前面,先是讲了这些日本人的身份,然后说了他们被孙绍祖迫害后逃亡的经过,最后才综述了其提告的内容,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几项大罪。

即使证词有所夸大,也说明这厮确实贪了不少,这让朱景洪是恼羞成怒。

今年初他跟陈云泰都升了官,如今一个管南司一个管北司。

这话众人全都认同,日本驻屯军就在几个银矿附近,这已经算不得什么秘密。

这里面既有巧合,也有朴俊大提前布局的功劳,反正就是日本银矿那边一处矿主,被孙绍祖已逼得家破人亡了。

但他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局势,并伺机开疆拓土,绝对没有什么谋逆之心。

南镇抚司每天都有奏报,去年某几天不太重要的奏报,被他忽略实在太正常。

“乾盛元年,贪墨二十七万!”

李文钊非常上道,得知皇帝紧急召见,他就知道一定是出事了,问题就在于出了什么事,得知道他才能想到应对之法。

朝廷在内外都有眼线,南镇抚司负责监视国外,日本和朝鲜都安排了人,但这些情况朱景洪却不知道,所以现在是启动了问责。

所以在赶路之时,李文钊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知道皇帝极有可能问责,这可让他是叫苦不迭。

他与皇帝隔着有六七米,但还是承受着莫大压力,此刻李文钊脑中思绪飞转,答道:“回禀陛下,此皆本职,且至关重要!”

那发的是福利吗?这纯纯是在收买人心,拉着大家一起上他贼船。

一个妄图谋反的巨贪,再加上其他各种罪行,在他看来差不多可以弄死孙绍祖。

“没错,否则只是贪几万两银子,皇帝不一定会杀了他!”

但在二月十八这天,辽东巡按都御史的一份奏本,便把他的注意力拉到了北方。

朴俊大猜测得没错,当下朱景洪的主要精力是放在东南,确实对东北的事情不太上心。

本来这就是个普通故事,现在朴俊大便有了利用的地方。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几万两银子,那可真是不少!”

当然,王室和士大夫把皇帝捧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