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月要去看姜明得了全家人的同意,姜雪姜雷闹着也要去,被姜有善和蔡氏拦住,姜月也不想带他俩,去那边路途遥远,彼时该有不少流民,虽说河东郡和南方郡之间还隔着两个郡,可古代消息滞后闭塞,谁知道当下的世道,大意不得。
自己去,路上万一遇到流民乱事,她有法子保护自己,但是带上两个小的就不方便了。
甚至对姜有善和蔡氏说了原委并嘱咐道:“我出去这一趟,谁也不要说,就说我去玩,就是蔡姨母那边也不要说。”
几个人便知道,姜月这番出去是冒了险的,又听她要找翟大人同同去也放心不少。
姜月却是特意去找了翟青崖,结果自然没见到人。便骑马独自去了河东郡,行到半路上时,突然降大雨,姜月皱眉,这雨下的突然,之前并没有落雨的征兆。
瞧好前面不远是一处是石头破庙,便前去躲雨,连马儿都拉了进来。
才进来不久,又一伙人急冲冲的进来避雨,未为首男子锦衣华服,白净脸庞下顶着络腮胡渣,一双瑞凤眼,动人心魄。
“嗯?萧彻——”
“你是?”
萧彻皱眉,打量眼前女子,十三四岁,脸色稚气,眼睛中却有着与之年龄不相符的精明,一时想不起姜月来。只当有人故意等在此处偶遇他一般,可这里哪又有认识他的人呢?
随从瞧了过来,一连欣喜道:“公子,这便是沐川县的姜月姑娘啊。”
说话的正是夜三。
萧彻身后的萧炎听到立即挤了过来,脸上一喜,道:“姜姐姐好,原来你就是彦儿的救命恩人呢,太好了,定是老天知道我要去找你,让咱们在这儿碰见,真是缘分呢!”
“找我?”
萧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提前带小弟到沐川避暑,来时小弟还说了要去拜访姜姑娘,这不是巧了吗?”
姜月点头,是挺巧的,合伙人碰上老板,老板竟然不认识。不过避暑就话听听就算了,人家氏族需要到小小的沐川来避暑吗?只怕是京城那边要有什么大变动,说不定避祸的。
“姜姐姐,你是回去吗?等雨停了咱们一道走,我车上给你带了礼物,一会儿就拿给你。”
姜月微微一笑,道:“能得小公子挂念已是难得,只是我跟小公子并不顺路,要去河东郡呢。”
萧彻道:“那倒可惜了,那就等姜姑娘回来,萧某再带小弟拜访。”
至于姜月要去河东郡做什么,他并没有去问。只说让她小心。
骤雨来的急,去的也快,雨只下了一阵,姜月便牵马辞别萧家兄弟二人,往鸿临书院赶去。
一路紧赶慢赶,姜月终于在正午时分到了鸿临书院。此时学生们正在午休,姜月便站在书院门口静静等待。一刻钟后,有学生陆续醒来,或拿着书本摇头晃脑诵读,或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
姜月看到姜明的身影出现在远处,赶忙挥手示意。姜明看到姐姐,很是开心,快速跑到姜月身边。姐弟俩寒暄了一番,姜月将自己做的糕点拿给姜明,又嘱咐了几句,这才放心离去。
鸿临书院上课期间不允许外人进入,亲属探望需要在门口登记,待下课后再有专门的人通传。姜月到的不巧,离正午休息还有一个时辰,便在书院外等着,期间只听的: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好一派雕梁画栋的学子读书音。之后便是夫子讲解之声。
原本该午时下课,夫子拖到了午时半。姜明正收拾东西,同窗尉寒自嘲一笑:“姜同窗,夫子讲的太快,我记得不全,你的笔记能不能借我誊一下。”
姜明点头,刚拿出来草纸,被另一双手接住,紧接着这双手的主人说道:“啊呦,我说尉同窗,你写的字跟烂泥一样,拿个笔都不会,抄别的不行么,非得找最好的抄?还是拿给我先抄吧。”
说话的叫陆野,跟姜明、尉寒、章葆住在同一间学舍,平时便是吵吵闹闹,姜明和这群有背景的同窗主打一个不交心不得罪。两个人都要借笔记他总不能把自己的笔记撕成两半,正打算收回,就听见门口有人喊了一声,“姜明,姜明在吗?外头你妹妹来了。”
“哎——我在呢。”
姜明忙的回了一句,顾不上笔记先让谁看,动作麻利把笔记装回了自己的包里:“两位不巧,今天笔记不能借你们看了,我先走一步。”
说完,姜明便走路带风般往书院大门口奔去。
“大妹——”
“哥,这里怎么样?”
“好。特别好。”
“我听着夫子讲解了许多,你能跟上吗?”
“能,大妹放心,我都记着笔记。”
兄妹俩有说有笑,姜月接过姜明手中的小包,系到马背上,一脸高兴道:“走,大哥,咱们去外面吃好吃的。”
“嗯。”
姜月到街上寻到一处酒楼便坐。
鸿临书院属于住宿的学院,负责学子吃住。亲属来看望时不能进去,都是和学子在外头吃一顿饭,正好说说话。
“哥一会儿多吃点肉,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