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电影无国界’的名义,能不能安全穿越苏联?”第二选角助理安娜·莫菲特看向“sa3姐妹团”团长,首席选角助理丹妮尔。
“电影无国界,电影人有国籍。”关于这个问题,女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最有发言权:“如果想要完全适配剧情,不开启高维能力,想要安全通过似乎很难。毕竟,所有的分歧和反扑都是以剧情冲突的方式呈现。正如借助剧情中的‘小角色’——‘大人物’之手的‘剧情杀’。”
“有道理。”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轻轻点头:“无论是携带的高科技还是运载的女明星,‘杰出女士号’对两大阵营的‘大人物’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但剧情衍生对我们有利。”作为“sa3姐妹团”团长,首席选角助理丹妮尔尝试从“上帝视角”来诠释剧情:“因为西西里战役的僵持,英美联军与苏联红军没能齐头并进一举解放欧陆。按照真实的历史,这个时候苏军应该已经攻进了乌克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与德军隔第聂伯河对峙。”
1943年8月,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败后实施退却并转入防御,利用中间地区的江河屏障顽强阻击,企图继续控制第聂伯河以东一些最重要的经济区;同时在纳尔瓦河、维捷布斯克、奥尔沙、索日河、第聂伯河、莫洛奇纳亚河一线加紧构筑工事,建立一条称作“东方壁垒”的战略防线,并以第聂伯河一段作为防御重点。
与此同时在8月取得库尔斯克会战胜利后,苏军在从大卢基到黑海的战线上展开了大规模进攻。史称“下第聂伯河攻势(也称为‘下第聂伯河战役’)”,这是二次大战中最大的一场军事行动,涉及双方接近400万人的部队和全长1400千米长的战线。在4个月的军事行动期间,苏联5个方面军从德军手中解放第聂伯河东岸,包括进行了数次渡河攻击在西岸建立数个桥头堡。在(第聂伯河)东岸乌克兰,苏军的进攻战役以强渡第聂伯河并在同年11月6日攻占基辅而告结束。在西部方向上,苏军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和白俄罗斯东部地区。在之后的1943年12月-1944年4月,苏军在又在正面宽达1400千米的(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实施了一系列进攻战役。然而在这些进攻战役中,一些战役没有取得成功,甚至是没有局部性的成功,而西方面军尤其如此。
为了胜利不惜一切代价许多战役都打成惨烈的人海战术的苏联红军,付出了比德军更高的伤亡。单单在1943年,红军战士总共阵亡达到了1568708人。
由于大量青壮年参军被俘和牺牲,苏联后方劳动力出现匮乏,导致1943年粮食大面积欠收。而采用战时共产经济、先军政治的苏联现有食品又优先供给军队和战争工业。因此到了1944年,苏联的一些地区,比如哈萨克斯坦、斯维尔德罗夫斯克州、哈巴罗夫斯克等地都出现了大规模的饥荒。食品短缺一直持续到了战后才结束。
如同应对生活物资短缺而采用配给制的第三帝国类似。双方的民众都经历着各自的苦难。
而在以现实世界为背景的《大战役》“类二战剧情碎片相似相溶的跨剧情融合时空”下,因为西西里登陆战没有如期结束,所以“下第聂伯河攻势”还没有打响。轴心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之间仍然处于微妙的战略平衡状态。
“再加上彼此心照不宣各自暗中防备的‘维诺那计划’。我想作为‘莎士比亚对抗莎士比亚’的剧情延续,莫斯科一定知道了欧美电影人正准备合拍《龙种》的风声。虽然‘电影无国界’,可是‘电影人有国籍’。试想,在两大阵营激烈对抗的紧要关头,欧美电影人携手合作的背后一定大有隐情。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莫斯科的高层,该怎么面对这次电影人的盛会?”
“先报之以欢迎的态度甚至加入其中,再想方设法打探出背后的隐情。”第二选角助理安娜·莫菲特已经想到了:“考虑到国际舆论,没有弄清楚真实意图前,又有谁会为难无国界的电影人呢?”
“只要一天不分出胜负,借着‘电影无国界’的名义,我们就能在两大阵营之间游刃有余的穿梭剧情。”女记者丽莎顿时醒悟:“三方对峙的两大阵营谁都不想在我们身上先失分。”
作为“sa3姐妹团”团长,首席选角助理丹妮尔又适时送上鼓励:“更何况我们还留有超越剧情的杀手锏。”
“没错。就是这样。”第二选角助理安娜·莫菲特和在场的姐妹团成员一样,深受鼓舞。
“凯蒂,找个合适的机会,把奥尔加·契诃夫娃请到片场。”首席选角助理丹妮尔看向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
“估计很难。”凯蒂夫人一直在关注柏林电影圈的消息:“最近她一直和‘第一夫人’爱娃·勃劳恩一起出席各种公开活动,为即将到来的首映日造势。紧跟着就是一部新电影的拍摄,日程排的很满,很难挤出时间。”
“这些造势活动,宣传部长在吗?”首席选角助理丹妮尔又问。
“当然。”凯蒂夫人明白第三帝国二号人物,“跛脚公羊”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关键身份。
女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想了想道:“我倒觉得,首映日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