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修筑的豪宅。
这年头的大乾人,除非是在城里工作没办法才会住在城市里,不然的话,但凡有些条件都不会住在城里的。
所以在这个时代里,当你看到一个城镇里没多少人的时候,别以为这个镇就很穷或者人很少了,实际上有钱人都住在郊区的豪宅里呢。
新南港也是这样,整个新南港城区并没有多少人,全部加起来也就万人规模,而且相当多一部分都是驻军以及商人、官府的官员以及他们的家属。
而普通移民的话,其实是非常少的。
但是这并不影响新南港的繁华,因为此地乃是整个北美洲东部海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并且通过新南河,还能够一直延伸到内陆地区。
很多新移民来到北美洲东海岸后,下船的地方就是在新南港。
赵楠就是这样的一个移民!
他是五天前乘坐移民船来的新南港,不仅仅是他,还有他的家人。
他是一家十二口人直接移民到北美洲的,按照如今的北美洲移民政策,只要报名移民,并服从安排的话,那么就会给予免费的土地,船票报销,另外会提供必要的农具以及种子甚至种田用的挽马,当然了,这一部分就要钱了,但是没钱也没关系,可以申请专门移民贷款。
当新南港的县衙门下属的移民处里,赵楠是拿到了分给自家的土地文书,土地不少,而且他也去看过了情况非常不错。
就是距离港口远离点。
在官府人员的帮助下,他们初步安顿了下来,这刚安顿下来呢,赵楠就是再一次来到了县里,准备申请移民贷款。
他们家分到的土地可不少,足足三百六十亩,这是按照人均二十亩来分的土地。
这其实还是在新南县呢,如果赵楠愿意选择去更加内陆,偏僻的地方,那么能够免费分到的土地会更多,比如说距离新南县大约两百多公里外的一个新移民镇,如果愿意去的话,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分到五十亩地。
这是免费的哦!
如果你兜里还有钱,那么你还可以用相当廉价的价格购置更多的土地。
如果是按照华夏传统的标准来看,其实在海外领地的每一个移民家庭拥有的土地都是属于小地主标准的,每一个家庭少则数十亩,多则数百甚至上千亩,其数量多寡,看地方也看人数。
但是,甭管土地多少,他们都只能自己耕种,可不能和那些欧洲的殖民者一样,直接让土著来耕种土地。
大乾帝国可不搞什么土著种植园之类的。
赵楠家人口不少,但是想要依靠纯人工就开荒三百多亩土地,也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他就是想着去购置挽马,用来开荒种粮。
赵楠以前在老家的时候,虽然也是种田,从年头忙到年尾,不仅仅是他自己忙,而且是一家子都在忙,就连他那个只有六岁的长子,都是在田间帮忙干活了。
他们一家老少天天忙着,但是到头来却是依旧吃不饱。
纵然帝国早已经是施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包括以租代购令、限租令、阶梯农业税、士绅一体纳税、粮价保护、屯垦令、推广新粮种、推广肥料、修建水利设施等众多政策,用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粮食产量等。
但是奈何耕地面积有限,人口数量增加极快,而且这年头因为粮食产量也是比较有限,所以如今的大乾帝国本土里。
农民们一年辛苦劳作下来,饿是饿不死的,再不济,也有番薯可以吃!
但是想要吃饱饭,吃得好,那么就非常的困难了。
饶是比太阳还伟大的万古圣君楚行,也没敢说让全帝国的子民吃饱饭了,他顶多也就是让全帝国子民勉强不饿死。
当然了,即便是这样,林子然依旧沾沾自喜!
数遍华夏数千年历史,能够做到治下饿不死人的王朝,只有他这么一个!
哪怕是某个地方发生天灾了,帝国也能够迅速赈济,进而避免大规模的饥荒发生。
但是饿不死,不代表着吃得饱,吃得好!
赵楠一家子就是属于这样的人家,全家老小人口不少,当年以租代购也分了土地,只是数量有限,然后又佃租了部分土地。
也是按照官府的吩咐,在田间荒地里种植番薯玉米!
但是奈何!
依旧吃不饱!
当然了,这也不他一家的事,他们老家那片,因为人多地少,基本上大部分人都很难吃饱。
最后,赵楠才是一咬牙,带着全家人移民!
和那些一无所有,最后被迫无奈移民,甚至连抵达移民定居点后,连口粮都需要通过官方的移民贷款来解决的人来说。
赵楠他们一家就要好得多!
他们家虽然以前在老家也吃不饱,但是好歹也算是有地有房的人。
就是地少了点,房子破了点,选择移民后,这地产房产也就只卖了十几元。
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家的地都是以租代购得来的官私田,这土地性质和普通的私田不一样,普通的私田可以自由买卖,买多少钱也没人管你,当然了,故意搞低价买卖合同借此逃税漏税,税部还是会管的。
官私田的话就不行了,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