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骑兵营中有梁耀从东部的军校里招募来的军校生军官,这些印第安人只要稍加训练,能成为合格的骑兵。
看完这些印第安骑手的表演后,梁耀参加了晚间的聚会,和这印第安部落联络联络了感情。
聚会结束之后,梁耀和葛文研究起了英国和美国于1846年7月15日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签署的《俄勒冈条约》。
当然,他们研究的不是原件,而是菲尔莫尔政府从华盛顿给他们发来副件。
1818年签订的《1818年条约》规定了英国和美国在明尼苏达到洛矶山之间以北纬49度为界。
而洛矶山西部则为争议地区,美利坚方面称之为俄勒冈乡村地区,英国称之为哈德逊湾公司的哥伦比亚地区。
然而双方联合控制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不稳定。时任美利坚总统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提议沿用1818年条约将北纬49°划定为边界,但是时任英国首相拒绝了这一提议。
彼时美利坚的扩张之路非常顺利,导致国内扩张主义者野心爆棚,美利坚国内的扩张主义者叫嚣要将北纬54°以南的地区全部并入美国领土。并喊出了要么北纬45°,要么战争的狂热口号,要不惜一切代价向北进行扩张。
但是1846年美墨战争消耗了美利坚大部分兵力,联邦政府欠下了巨额战争借款,无力再开启一场战争。
再者,美利坚此前也不是没有向北扩张的先例。只是这是失败的先例。
独立战争结束后,英美之间的主权之争并未停止。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省,地广人稀,防御松懈。
美利坚认为优势在我,加拿大居民饱受英国殖民政府盘剥,一定非常渴望自由和解放。一旦美利坚向英国宣战,北伐加拿大的英国殖民政府。
加拿大人民一定箪食壶浆以迎美师,加拿大各地也将望风而降。
在这种思想作祟之下,1811年,众议院的鹰派议员鼓吹发动战争解放加拿大,并获得了大多数议员的支持。
1812年6月18日,詹姆斯·麦迪逊总统向国会发表演讲后,国会投票通过宣战请求。美利坚正式向英国宣战。
可事实和美利坚人所预料的相反,加拿大人并没有将他们当做解放者,反而积极踊跃参军抗击美军的入侵。
加拿大的5000英国正规军带着一群加拿大民兵就将当时的美军打得找不着北,一度攻入华盛顿,火烧白宫。
当时的美利坚统治者忽略了一点,他们能打赢独立战争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路易十六的卖头援助,没有法国的援助,他们能不能打赢独立战争还两说。
而1812年的法国正在和反法同盟鏖战,准备入侵俄罗斯,无暇西顾。
1813年10月至1814年3月,英国在欧洲击败拿破仑,将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战场。英国占领了北方的缅因州等州。
最后还是南方的军队在南方名将安得鲁·杰克逊将军的带领下,在路易斯安那州战场挫败了英军在南方的进攻,成功保卫了新奥尔良,并击毙了英军指挥官爱德华·白金汉少将。这才重新提振了美军的士气。
双方随后进入僵持阶段,最后合谈。
有鉴于此,1846年双方各退一步,签订了《俄勒冈条约》,规定以北纬49°为边界。
不过这份条约并没有完全解决英美之间的边界问题。
美利坚主张严格执行北纬49°边界线,温哥华岛北纬49°以南的地区主权属于美利坚。
但英国又岂是肯搁置争,共同开发的主,只同意大陆地区执行北纬49°边界,岛屿地区遵循传统习惯边界,英国殖民当局对温哥华岛享有绝对主权,不容美利坚侵犯。
随后,英国方面便在温哥华岛的东南方修筑了以维多利亚女王名字命名的维多利亚城作为要塞港口,控制住了圣胡安航道,并将手伸向了主权模糊的圣胡安群岛。
双方在俄勒冈边界问题上由此再次陷入了僵持。
“不管怎么讲,根据《俄勒冈条约》,是英国人越境在先,在贝林厄姆非法修筑据点,违反了《俄勒冈条约》,我们这次出兵是名正言顺。”
梁耀一面对照着地图认真地阅读《俄勒冈条约》,一面询问葛文。
“华府那边是什么意见?”
“华府那边的意思是,哥伦比亚岛虽然没有希望了,但还是想藉此机会,将圣胡安群岛主权争取到手。
还有条约中关于北纬59°以南的水道的内容,华府希望这一条不仅仅只是写在条约上,而是能够得到落实。
你是知道的,此前我们在这个地方的力量很薄弱,虽然条约规定我美利坚方面可以和英方共同使用北纬59°以南的水道,但由于英方实际上控制了航道,我方船只使用这条航道,多次受到英国方面的阻挠。”
葛文向梁耀转述了华盛顿方面的态度,他最后不忘补充道。
“最重要的一条,华府希望以相对和平的方式的结束俄勒冈的边境争端。”
华盛顿方面的想法态度和梁耀不谋而合。
哥伦比亚岛肯定是没指望了,英国已经在岛上驻军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