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松烟墨(1 / 2)

老墨没有因为何仁说略懂就轻视他。

古玩行俗语和规矩很多,能说出“唐宋墨绝世,明代墨珍罕”的人,肯定对古墨有一些了解,不可能只是略懂。

老墨收起轻视之心,“小伙子说的不错,墨锭,历来备受文人、书法、绘画家们的喜爱。据传三国时期的曹操曹孟德就尤为爱墨,只不过那时的墨锭我们肯定是见不到了。”

“唐宋时期,名墨是文人书案上必备的陈设品。不但要墨质精良,还要追求形式与装饰美观,这就促使墨形成了一种工艺美术门类,成为人们珍藏的艺术品。”

“宋代的苏轼、司马光,明代的董其昌都爱收藏墨锭,但是唐宋传世的墨锭甚少,这么多年,我只见过一次,可惜不管是外形还是墨香都是下品,无法体会到当年的神韵。可即便如此,依然是绝世孤品。”

何仁收起捡漏的心思,老墨显然也是爱墨之人。

宝友们的关注点比较奇怪。

“曹孟德?他不是喜欢别人的老婆吗?”

“司马光?砸缸那个?他和墨有什么关系?”

“墨香?墨能有什么香味?我小时候练过书法,我怎么感觉墨是臭的?”

何仁笑道,“那是因为我们现在见到的墨大多不是古墨,刚才老板说唐宋的古墨都是孤品,其实明代的墨也很少传世,十分罕见。清代的倒是相对多一些,可价格同样不菲。”

何仁指着摊上的乾隆御题西湖十景诗集锦墨说道,“刚才说过了,如果是真的乾隆时期的锦墨,要400多万。就算是民国时期仿的,也值50-80万,一般人哪舍得用这种古墨写字作画?”

宝友们听得直咂舌,此时张诺也回来了,她恰好听到了最后几句,“我听说很多当代书画大家都会用古墨挥毫,难道都这么贵?”

何仁摇摇头,“非也。他们用的大多是民国或者晚清的,虽然也不便宜,但还在承受范围之内。而且他们用的也不是御墨和贡墨,多半是书写墨和自制墨,价格就更低了。”

何仁从摊上小心地拿起一个锦盒,递到张诺面前,“闻闻。”

张诺不明所以,仔细嗅了嗅,然后大惊,“这是……麝香?”

有些法律知识渊博的宝友立刻举报,“麝香?违法的,主播快报警。”

何仁摆摆手,“别闹,现在是违法的,但这是一百六十多年前的麝香,你要报警抓谁?就这开墨锭,就值五万。”

宝友们自然是不信。

“这块墨锭有一百多年历史?主播怎么看出来的?”

“主播瞎编的吧?这墨锭都裂开了,还能值五万?”

“正是因为墨锭裂开了,所以才值钱。”何仁指着墨锭上的裂纹说道,“这叫漆皮,真正的墨锭在里面,因为年头长了,所以漆皮才会呈现蛇皮断纹,要是没有,大家就要小心了,很可能是现代仿造的。”

张诺奇道,“古墨这么值钱?”

“材料也贵啊。”

何仁掂了一下手里的墨锭,“就像这开墨锭,是用松烟做的,也叫松烟墨,里面还加入了珍珠、犀牛角和麝香这些名贵药材,然后再经过千捣万杵十几道工序加工而成。纯手工制作,不像很多现代墨是用机器压出来的,价格自然没法比了。”

老墨面露激赏,“小友果然学识不凡,也是懂墨之人,这开松烟墨确实是我这摊上最值钱的。今日你我相见,也是有缘,小友可以随便选一开,我给你打折,就当见面礼了。”

何仁把松烟墨放下,指了指另外一边的一块青黑色的墨锭,“我比较喜欢这一开。”

看见何仁选的墨锭,老墨对何仁的评价又高了一分,要是换成一般人,可能就会直接要这开松烟墨了,毕竟总价越高,折扣的力度也就越高,但是何仁显然不是那种爱占小便宜的人。

老墨也很大气,直接说道,“小友是个讲究人,这开是民国初期的油烟墨,不是名墨,也没用太好的材料,我给你打个五折,三千块。”

何仁看向拿着手机的刘飞,“小刘,你手机里还有钱吗?”

刘飞还以为何仁要找他借钱,支吾道,“我刚毕业,也就几千块钱。”

“有三千吗?这开墨你买下来吧,正好我手机里没钱了。”

刘飞恍然,知道这是何仁想要给他点甜头,可他只是第一天上班,哪好意思收几千块钱的大礼?

“仁哥,我……”

何仁推了一把刘飞,“哪那么多话,让你买你就买,我还能害你不成?”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飞哪还能拒绝?只好掏出手机给老墨扫过去三千块钱,又把墨锭收好,这才拿过张诺手里的手机,继续直播。

何仁很满意,虽然刘飞是第一天上班,但这个小伙子手很稳,还不多话。

不像有些鉴宝主播的助理似的,有时候话比主播还多,提醒也就算了,有的助理是以调侃主播为主,真以为自己坐的是喷位?

而且今天何仁自己捡漏了,也帮张诺捡了个漏,还给宝友们抽了两次奖,刘飞好歹也是何仁的人,不能让人家吃亏。

现在这个时代,不患寡而患不均……

周转和老墨一样,对何仁的评价很高,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