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就是被彻底的绑定锁死。
贝蒂的计划书中,收购的标的是:长岛投资银行。
这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型投资银行,现在正处在严重的债务危机之中。
摩根士丹利拥有这家投资银行30%的股权,因此算是大股东。
在针对长岛投资银行的破产重组计划中,贝蒂希望引入一个外来投资者,全面接手这家银行。
和大众认知的可能不大一样,一家投资银行的破产倒闭,往往未必是因为真的不可救药,而是因为经济周期的波动,导致其手中持有的资产浮亏,而刚性债务又到期,引爆了债务危机。
只要有投资人愿意往长岛银行注入30亿美元,就能拿走除摩根士丹利持有的30%股权外,剩余70%的股权,并获得绝对的实控权。
贝蒂希望林源能成为这个人。
可是林源没有30亿美元啊,他哪里拿的出来这么多钱?
《谍战之王》这样的超级爆款,也就给公司赚回了10亿美元,还要承担后继电影项目的拍摄资金。
考虑到10月份狙击对手公司股价时,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就更让林源感到捉襟见肘了。
对于这个难题,贝蒂提出的方案是:借钱给林源。
摩根士丹利向林源借款30亿美元,要求林源名下的所有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这笔借款的担保其实包括了林源名下的所有产业:
电影公司,国内的两个总金额在100亿美元的项目,还绑定了林源个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因此,这笔贷款其实风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而林源拿着这笔借来的钱,去救活摩根士丹利持股的长岛投资银行,还能避免自己持有资产减损的问题。
相当于是我的公司要破产了,作为大股东我不自己救公司,我借钱给别人,让别人来救。
别人救活了公司,我就不用担心血本无归了,我还能用债务套牢那个救公司的人。
等你把这家本来快要破产的公司重新做大做强时,我作为大股东,还能再赚到这份收益。
简直就是一举三得,摩根士丹利在这笔交易中,真是赚麻了。
要不怎么说,资本如同最狡猾的魔鬼呢?
但林源还是想说,这份协议非常的公平。
它给了林源当前最想要的东西,至于那些绑死林源的东西,其实也是变相的护身符。
他和摩根士丹利牢牢捆绑的同时,自然也成为了对方的盟友。
作为摩根士丹利的盟友是好事吗?
如果他是米高梅那样无法提供价值的盟友,也许随时会被抛弃,甚至变成交易的筹码。
可如果他能提供足够的价值,只会被捧为上宾,未来甚至有反客为主的可能性。
这世间唯一的真理,还是自身要足够强大啊。
林源的心中,已经答应了贝蒂提出的方案,但他还是忍不住问道:
“我已经背负了很多的债务,扛着更高的杠杆了,你不怕我最终崩掉吗?”
“你是说那些国内项目的对赌回购协议吧?”贝蒂说道。
林源点点头,看来摩根士丹利盯上自己不是第一天了,早都针对自己做了充分的尽调。
所谓的对赌协议,是指林源在操盘国内的那两个大型项目时,筹措资金过程中和投资方签订了对赌协议。
那两个项目的总投资额高达100亿美元,而林源真正出资的仅有5亿美元。
剩下的95亿美元中,有15亿美元来自于艾森先生的产业投资基金。
这15亿美元没有回购之类的对赌条款,对于林源来说没太大风险。
但也就是因为没有风险,所以想要促成这事难度很高,为此林源不惜跑了一趟韩国,搞定了李富真之后,三星集团为代表的投资人才同意了这笔投资。
而剩下80亿美元,就几乎是高风险的对赌协议了。
采用的明股实债的协议模板,投资人是稳赚不赔的。
项目赚了,他们获得巨大的股权增值红利。
项目赔了,他们也有年化12%的保底收益。
所有的风险都压在林源一个人身上,他承担的是个人无限连带责任。
当然好处也有,就是林源锁死了对方的收益上限。
既然是对赌嘛,那一旦大赚特赚的时候,林源也可以按照约定的价格,回购自己当初让出的股权,从而将利益全部聚拢到自己手中。
还是那句话,这世界的根本道理,是你自己足够强大。
(详情见本书第160章)
因此,当下的林源身上已经是背足了债务,摩根士丹利还敢借钱给他吗?
贝蒂说道:“《谍战之王》上映之前,可能会有所担忧,但是现在我们对你的价值重新评估了。”
“哈哈,你们还真是现实啊。”林源笑着答道。
怪不得早不出现晚不出现,恰巧出现在这个时间点上,果然资本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
《谍战之王》的大获成功,让所有资本重新评估了林源的价值,给出了更高的估价。
“合作愉快?”贝蒂伸出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