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住房问题,他们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我呸。
说到底,其实也就也就两个字,政绩。
这个年代,几乎整个四九城都缺乏所有的工人们,住宿条件都不好,他们轧钢厂要是能率先解决了这个问题,汇报到上级单位,那可都是政绩呀。
想的再深一点,他们轧钢厂建集资房,可是投一份这个事情要是真能办成的话,其他厂子说不定也要效仿。
到时候在四九层引起一股修建集资房的浪潮,什么上报纸,到市委作报告,到各单位传授先进经验
嘶!!这不能想,越想越激动啊。
当然这些都是心里的小九九,不能拿出来说。
所以杨厂长在说完一番大道理之后,又想了个说辞:“各位想一下都说人走茶凉。
但是如果咱们帮工人们解决了住房问题,那些工人们在这个房子里一住就是几十年。
等他们到了白发苍苍的时候,只要住在这房子里,也得念叨着是咱们给了他们有独立住房的机会。”
都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谁又不想再时代的洪流中留下更多的印记呢?
在场的虽然以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的官最大,但是其他的那些个小领导顺着杨厂长的话一想,一个个顿时也激动起来。
“我同意修建集资房。”
“我也同意。”
“同意同意。”
很快修建集资房的建议便全票通过。
之前要分配福利房的事情早被大家抛在了脑后,很快财务科和运输科便开始核算及修建房子的成本。
地皮厂里有现成的,至于各种建筑材料的价格常年保持不变,大家不说门清,但也都能知道个差不多。
最后一番忙碌之后,财务科便核算出了每平方房子的大概区间。
杨厂长看到后顿时紧皱眉头:“这中间可差了七八十块钱呢,范围就不能再缩小点吗?”
每平方的价格不确定,工人们怎么买房?
“厂长,毕竟房子还没修建,有些成本确实不太好估算。”财务科长低着头说道。
杨厂长不自觉的便看向张沈飞:“张秘书,你的意见呢?”
“问题不大,我们修集资房,一开始是管工人们借钱,等房子建好之后再用房子抵钱还给他们。”张沈飞说道,“咱们可以将修房子期间每个项目花费了多少钱公式,等到房子修好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多退少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