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和陈晓恩干了一个上午(2 / 3)

最近回来的越来越多了。”

“可不嘛,现在有返城政策了。”

许继常信口答道,心中打起算盘。

这年头的返城知青中,不少都在乡下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再加上他们都接受过教育,具备一定知识基础,怎么看都是电器维修行业的好苗子。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目前知青中的大部分人都缺钱,而且是很缺。

只要耐下心,必然能从中找到愿意跟着自己和陈晓恩干电器维修的人。

就在许继常思考间,面条端了上来,

杜小京拿起筷子吃起面,而许继常仍在思考中。

杜小京瞄了他一眼:“想什么呀,面条都凉了。”

许继常这才回过神,说了声没想啥,抓起筷子夹了块羊肉。

杜小京看着许继常出了会神,又酝酿一会后提出问题:“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许继常一脸坦诚,他的事就从没有过瞒着杜小京的:“算不上心事。”

“就是最近跟人合伙开了个电器维修的生意,在琢磨生意上的事儿。”

杜小京立刻机敏地意识到了什么:“是跟女的吧?”

许继常一脸黑线:“这不重要吧?”

“可轻可重。不过我倒是奇怪,不就修个电器吗,利润能有你原来的山货生意丰厚?”

杜小京好奇道。

“远不如。”

许继常实事求是道。

“那你就安心把生意交给合伙人呗。我记得你说过,山货生意的大头股份还在你自己手上,你发小估计也不会坑你。”

“每年的分红就够你吃香喝辣了。”

杜小京听他这么说,立即不以为然道。

许继常摇摇头:“话不能这么说。万事万物要看潜力。”

“修电器的活儿看似鸡零狗碎,实际上蕴藏着巨大市场。”

“山货生意就不一样,存在着巨大地域限制,做到一定程度后,就很难继续做大。”

往后再过三十年,国内出现了很多电器巨头,但就是没有山货巨头。

许继常对这一点可是清清楚楚。

有的生意看似利润丰厚,但天然存在瓶颈,到达一定程度后很难继续扩张。做这种生意顶多落个衣食无忧。

可像电器生意就不一样了,从维修到贸易,再到加工制造,这里边蕴藏着巨大的上升空间。

这是一个能孕育出千亿级别巨头的庞大市场。随着80年代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器快速普及,这一点很快就能显现出来。

杜小京听得似懂非懂:她很少琢磨生意上的事情,对于许继常所说的地域限制、市场机会并不是特别理解。

不过……既然自己的未婚夫这么看好,那自己就倾力支持吧!

“我以后给你做宣传,谁家电器坏了就让他们上你那儿去修。”

“包括单位电器坏了也是。”

杜小京充满信任地说道。

……

周六晚上,许继常和陈晓恩通力合作,终于将最后一些电器修好、装箱。

第二天,两人还是去老地方,将所有修好的电器还给原主,并开始迎接新的生意。

由于这次有许继常帮忙,两人揽下的活儿比上次还要多,并且一部分电器当场就修好了。

陈晓恩负责收电器,许继常负责在旁边维修,大部分简单的维修工作他当场就能完成。

少部分复杂的,才带回家里做。

到了中午饭点儿,两人暂时歇业,去外边买了两份锅贴对付着。

“咱们该招两个人。”

许继常边疯狂往嘴里炫锅贴,边对陈晓恩说道,“光靠咱俩夫妻店不是个办法。”

“谁跟你是夫妻了。”

陈晓恩白了许继常一眼,吃饭速度同样狼吞虎咽,全无之前大家闺秀的风范。

饿坏了,真的是饿坏了。

在这样的大冷天干上一上午,真是对人体力和意志力的极大消耗。

别说是大家闺秀,就算是皇帝家的千金干完这活儿,吃相也好不起来。

两人吃锅贴的速度已是极快,然而那边排队修电器的顾客们仍在催个不停。

没办法,许继常和陈晓恩只好将吃到一半的锅贴带上,准备回去边干活边吃。

做生意刚起步时就是这样,吃饭都没法正规吃,但人此时内心是非常高兴的,又有谁会嫌顾客多呢。

这一天,许继常跟陈晓恩的电器维修点一直开到晚上八点才收工。

回去时,许继常跟居委会借了辆三

轮车,将装箱完毕的电器全部摞了上去。

陈晓恩见此情形面露犹豫:“我不会骑三轮车哎?”

“没事,我骑着给你送回去。”

许继常往座位上一坐,“上边还有空位,你上来吧。”

就算陈晓恩会骑三轮车,他也不会让对方这么晚一个人回去,因为这太不安全。

“就不增加你负担了。我跟着你走回去。”

陈晓恩摇摇头道。

许继常见状也不强求,开始蹬起三轮车,慢悠悠地驶出居委会大院。

隆冬时节的深夜,天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