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蔡瑁在第一层,刘表在第二层,蒯良在第三层(2 / 2)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1742 字 6个月前

报商讨花了两三天,等刘表后续决策敲定人选全部弄完,已是八月初二。

伊籍只好再辛苦一趟,又跑一趟武昌,八月初六抵达、花了三天跟刘备诸葛亮正式签订了盟约,表示荆南之事就按谈妥的方案办、双方后续都再无争议。

……

然而,就在伊籍离开襄阳、再次出使武昌的这段时间里。襄阳政坛上,却又发生了一些刘表和伊籍都没有想到的小变故。

原来,蔡瑁在被刘表骂服后,也就消停了几天,没有再提出任何反对意见,也没有再当出头鸟。

几天之后,还是蒯良、蒯越兄弟意识到情况有点不对劲:使君似乎已经在敲定派往武陵、零陵的县令级人选了,说明这事儿已经快板上钉钉了。

蒯良连忙找到了蔡瑁,私下里询问:“德珪!怎么回事,你不是说要阻止使君接受刘备那个苛刻的条件的么?”

要不说蔡瑁这人办事不靠谱呢,他此前是跟蒯家串通好的,由他出面探探刘表口风,提点建议让刘表小心刘备。结果被刘表说服后,蔡瑁觉得姐夫很厉害,不会被骗,也就没再给蒯良回复。

此刻被蒯良上门问起,他才想到转述一番:“子柔勿忧,此前你我都多虑了,姐夫心里精明着呢,他知道我军眼下实力不济,只能先投石问路捞点好处。

但他心里一直防着刘备,还暗暗埋了钩子。以后刘备要是不遵承诺,我们还是有机会旧事重提、反制刘备的,不必急于一时。”

蒯良听了,稍稍松了口气,但仍然不敢完全放心,忍不住继续追问:“即使如此,你回来后也该立刻和我说知,让我帮主公查漏补缺,怎可没了回音!”

蔡瑁也是心中不快,心说你这厮既然这么上心,为何不亲自谏言!每次还让我出头!还不是利用了我是主公的小舅子!

蒯家的人,脑子是有的,就是不愿意露脸拉仇恨,每次都是暗搓搓给蔡瑁出主意。

蔡瑁原先也乐于多博取一些在刘表面前表现的机会,所以双方才一拍即合,由蔡瑁当出头鸟出风头,双方各取所需。

但是在蔡瑁看来,你们自己没胆子献策,那就给我当参谋呗!我怎么干、是否要中止进言,还用跟你们汇报?

不过看在双方多年合作愉快的份上,蔡瑁在稍稍不快后,还是选择了和盘托出,把刘表那天的计划谋算,统统跟蒯良说了。

末了,蔡瑁还不忘吹嘘:“姐夫的谋划,果然远在你我之上吧?他其实一直防着刘备呢,只是他做得远比你我高明,既不用立刻得罪刘备,又能留下后手。”

然而蒯良听完,只是短暂地叹服之后,很快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只见他原本还面色沉着,但忽然就失惊叫道:“不好!主公如此期待,怕是又中刘备诸葛亮奸计矣!”

蔡瑁这才紧张起来:“怎么可能?姐夫谋划得如此收放自如,还能有何漏洞?”

蒯良恨铁不成钢地说:“使君指望的是:如果赖恭、吴巨能顺利上任,没有被刘备阻挠。那就让赖恭、吴巨暂时安妥下来,将来再寻觅时机,慢慢做些抽调武陵、零陵兵马钱粮北援的行径,以试探刘备反应。

如果刘备到时候再阻挠,那就会给我军留下口实,可以再跟刘备谈判要些好处——而且我估计,以我军之力弱,主公肯定也不会随随便便暴露这个后手,他知道我军靠一己之力是敌不过刘备的。

估计会埋伏下这个后手,等将来刘备和曹操开战、自顾不暇的时候,再拿这个借口来说事,问刘备捞一票。”

蔡瑁听了蒯良的总结,觉得没什么毛病,不由愈发不解:“对啊,我也觉得姐夫就是这个意思——那这个计谋不是很完美么?子柔为何要说这是中了刘备诸葛亮奸计呢?”

蒯良无奈地摇摇头,长叹一声:“此计虽表面上没什么问题,但错就错在知己而不知彼,而且是低估了刘备和诸葛亮!

那刘备是何等样人?其擅长笼络人心,岂是凡俗可比?诸葛亮又是何等智谋超卓之辈?如果他有心离间、挑拨,又有谁人躲得过?

使君此计要想实现,一个关窍就在于他得确保赖恭、吴巨一直死忠于他!顺利上任后一年半载甚至更久,依然绝对听命于主公!这样主公才能拖到将来曹刘开战之时、以赖吴要挟问刘备要高价!

但问题是,以刘备之笼络人心,如果一年半载之后,赖恭吴巨当太守当得很舒服、被刘备拉拢过去了呢?到时候主公再想阴御之,让赖吴听命行事,赖吴二人来个装聋作哑、推搪塞责,不配合主公,那主公不就纯亏了!”

“这……还能这样?不可能吧!赖恭吴巨可是姐夫的心腹啊!”蔡瑁顿时一脸懵逼,觉得不可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