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马家议婚事 豪气压箱子(2 / 3)

这四口大箱子,制作时都没用钉子,全是榫卯拼接。而且全是小卯,三个卯加在一起,尚且不超过一厘米。

当真是精工细作,这必须是精细木匠做出来,像那种拉大锯的木匠,根本干不了这个活儿。

像这种精细木匠,据说多少都会点鲁班书。马玲小的时候,还嚷着要拜这老木匠为师呢,只不过因为环境因素,老木匠说啥不承认会那本事,更不敢收马玲为徒。

虽然这师徒关系不成立,但老木匠对马玲的印象很好。一想当年那个哭赖赖要拜自己为师的小姑娘,如今要结婚了,老木匠欣然接下了这份活。

像这存了多年的木头,已经是干料了,木性很稳定,很难再开裂了。

不过即便如此,王翠花仍使蜂蜡把箱子打了一遍。现如今,那四口大箱子全摞在老马家仓房里的架子上,使大扇布盖着呢。

马洋继续道:“妈,我姐出门子那天,咱给箱子里都装上好东西。能给我姐预备点儿啥,就给我姐预备啥。”

说到此处,马洋笑了一下,才又道:“到时候一个箱子角,再给我姐压十块钱!”

马洋此言一出,离他最远的马玲瞬间瞪大了眼睛,王翠花一怔,而马大富勐地一扑棱脑袋,看向马洋问道:“多少?”

压箱子也是从古流传下来的习俗,就是闺女出嫁时,娘家人给往陪嫁箱子里放些钱。

有人说,娘家给这钱,是想告诉婆家,我们这闺女有娘家人、有依靠,你们别欺负我们闺女。

还有人说,这压箱子钱是娘家给闺女的过河钱。当有一天遇着难事儿的时候,拿这钱出来应急。

但要真细掰扯起来,这笔钱更像是买断的钱。因为在旧社会的时候,闺女出一家、进一家,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正如贾张氏、江刘氏这种的,就是把夫家的姓放在自己姓的前面。这连姓都改了,不就是人家家里的人了么?

所以在旧社会时,从闺女嫁人开始,她就生是婆家的人,死是婆家的鬼。过不下去了,上吊、喝药也比回娘家强。

如此说来,这笔压箱子钱,就更像是娘家对闺女最后的情谊。闺女嫁人过得不好,娘家也不会相帮了。

按照老辈的规矩,闺女把箱子带到婆家,婆家人看到娘家给的压箱子钱数,然后拿出一笔比压箱子钱还多的钱,一起都给新媳妇,算是新媳妇的私房钱。

可旧社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成了亲,没有几个新媳妇能留住这笔钱的。

直到现如今,新人新事新国家,老辈的规矩流传下来,也被改的面目全非了。

而且每个地方,当地的习俗还不同!

像赵军家这边,是往箱子底部四个角压钱。等新媳妇进门,婆家出相同的金额,并将钱一起给新媳妇。

而娘家给的压箱子钱,一般就是一块钱,在闺女出嫁前,由闺女的兄弟姐妹给放在箱子里。

前年赵春出嫁的时候,就是赵军往箱子的每个角各压了一块钱,四个箱子加在一起就是十六块钱。

这个钱,没有给太多的。一块是到顶的数,还有给五毛、两毛,甚至一毛、五分的呢。

所以,听马洋说要给马玲往一个箱子角压十块钱的时候,马大富才会如此惊讶。

要知道,一个箱子四个角,四个箱子就是十六个角。

一个角压十块钱,十六个角可就是一百六啊!

人家一个角压一块,四个箱子是十六,老马家要压一百六,这得多吓人呐!

“你上一边去吧!”马大富冲马洋一甩手,道:“哪有压那么多的?”

马大富此言一出,马洋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而那边的马玲,心里有些失望。

马玲不是还没出嫁就想往婆家划拉钱,这年头钱很实,但正经人家更看重脸面。

老赵家出彩礼一千,不仅赵家有面子,老马家也有面子。

但面对这么阔绰的婆家,马玲还是有心理压力的,这个时候真需要娘家挺她。所以,当马洋说要拿大团结往箱子里压的时候,马玲心里是很开心的。

但这时,马玲一句话都没说。

而马洋被马大富怼了两句,小脸瞬间挎了下来,他是岁数小,也不如李如海懂得多,但他跟马玲的感情很好。

别看姐弟俩平时也吵也闹,但毕竟是一奶同胞,他从小还是跟着马玲长大的,一想到姐姐要嫁到别人家里,也担心赵家人欺负他姐。

如果马洋有钱,他都想多给马玲往箱子里压一些。但他没钱,提了这么一个意见,还让马大富给否了。

这时,王翠花突然抬手,一巴掌拍在马大富后脖子上。

“啪!”

一声脆响,拍的马大富一个激灵。

王翠花倒是没使劲,但拍后脖梗子特别提神,尤其是冷不丁地挨这么一下子。

马大富一个哆嗦,转头冲王翠花喝道:“你干啥呀?”

“你一边闪(shān)着去!”这回是王翠花冲马大富一甩手,然后王翠花向马洋一扬下巴,道:“儿子你刚说的,好像还真行!”

说完,王翠花回手又在马大富肩膀上拍了一巴掌,道:“人家给那么多彩礼,咱真都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