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好像有人在磨刀(1 / 2)

第111章好像有人在磨刀听郑时年这么说,刘桂兰立即给刘桂红使眼色。

刘桂红也不知道咋的,一下就看懂了。

“自行车不方便,驴车还行,我待会儿止好要回村,小郑同志要不赶驴车去?”

郑时年一楞,倒是没拒绝。

“那就麻烦子了。”

去之前,郑时年还要准备些礼物,跟韩秀秀约好了一个小时之后过来接人,郑时年便离开。

韩文东在郑时年离开后五分钟就到了饭店,机械厂那边不会那么快找到说明书,这几天他的时间相当自由。

不过也没多少功夫在饭店里待着,他手头还有两件很重要的事情处理。

吃过早饭,韩文东还是将新自行车暂时留在了饭店,他得先将机械厂的三轮车送回去。

临走时,韩文东又帮韩秀秀巩固了下防身术,这才安心离开。

又过半小时,郑时年拎看一个网兜过来,他将网兜最上面放看的两根红肠放柜台上,“子,这个你们跟小韩留着吃,我宿舍还有,天热吃不完容易坏。”

他这么一说,刘桂红想拒绝都找不到词儿,只能笑容灿烂地收下。

“驴车在外边,喂了草了,到那里给饮个水就成。”

刘桂红道,将鞭子递给郑时年。

出门宜早不宜晚,为了中午吃饭之前赶回来,郑时年没再耽误工夫。

他在前面赶看驴车,韩秀秀坐在后面。

的排车上,韩秀秀坐的地儿,刘桂兰还贴心地给她放了个碎布拼接缝制的垫子。

驴车在乡村小路上磕磕地行驶,有垫子做缓冲,倒没觉得太难受。

路上,韩秀秀问起关于那两条狗的事。

郑时年耐心讲述,“之前参加过军犬培训,刷下来之后,爷爷就特意打了申请,带家里来养了。”

“前段时间调任去驻岛军区,我妈嫌弃狗太臭,就逼看我爸把狗送去了乡下。”

“那段时间也怪我工作太忙,没安排好,暂时就那样了。”

“现在我的工作处理得差不多,小院那边也买了下来,能自己喂养了。”

韩秀秀点点头,听到军犬”两个字,更是来了精神。

“什么品种的狗?”

“莱州红,个头不小,看家护院绝对没问题。”

郑时年道。

这也是他当时提议送狗到饭店的原因。

韩秀秀对狗的品种不是太了解,刚才只是本能一问,莱州红她还真不知道具体是个啥样子。

在郑时年的描述中,她差不多了解了。

跟狼狗的个头儿差不多大,耳朵竖立,头大,嘴皮微吊,身体上面的毛是黑色,腮聘、四肢下端及尾腹侧是锈红色的。

说起来,韩秀秀偏喜好德牧那类犬只,不过能看家护院护主忠诚的狗就是好狗。

现如今养狗的人家也不多,能有这样的选择,也算不错了。

两人说起关于狗的话题,想刹车都刹不住,郑时年讲了不少他爷爷那里听来的,关于军犬立功的事迹。

韩秀秀听得上瘾,不知不觉,驴车进了上湾村。

上湾村,也就是郑时年家亲戚所在的村子。

说起亲戚,不得不提一提,这家亲戚跟郑家其实没什么血缘关系,只是当初饥寒交迫的郑吃过这家主老爷子给的一顿饭,便认了兄弟。

后来郑爷为了报恩,一个月给送十斤细粮。

再后来王老爷子跟主老太相继去世,郑爷爷前来吊,依旧保持看跟主老爷子的八子主友良的联系。

现如今,家里住着的正是王友良、王友良二婚媳妇陈凤,以及陈凤给土友良生的老来子土顺发。

王顺发今年十七,陈凤托人给相看了一个下乡知青,女方的要求不多,就想在结婚之前痛快的吃顿肉。

王家过的拮据,这年头农村人想弄张肉票不容易,加上半斤一两的肉就算真弄来,还不够他们一家塞牙缝,哪儿能满足人家姑娘?至于家里那两只下蛋母鸡,听名字也不能宰,可要留看下蛋的。

于是两天之前,王顺发就町上了家里的两条狗。

“多,妈,两狗吃得多还整大叫唤得烦人,不如宰一条,留一条。”

“而且这狗看着瘦,但是骨头架子大,指定够咱全家吃个饱。”

王顺发眼晴放光地町看铁笼子里的狗。

说实话,在这两狗被送来那大,他就起了吃狗肉的心思了。

王友良咽了咽口水,有些迟疑,“那到时候咋给小郑交代?一个月还给五块钱哩。”

喂狗吃的刷锅水混野菜,根本就不值那钱,五块都他老王家兜儿里了。

陈凤立即道:“那怕啥?不还留了一条?大不了到时候就说丢了一条呗。

为了个畜生,他还能打死咱们咋的?”

“是啊爹,就这么定了,杀那条大点儿的吃肉,留那小点儿的,还能少喂点儿野菜。”

主顺发跟看说王友良还有点儿担忧,“可是万一撕破脸.…“撕破脸能咋?撕破脸咱就不帮看喂了,还赚一条狗跟五块钱,怎么算都不赔本儿!“陈凤道。

主友良皱眉说:“那一个月十斤细粮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