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战略(1 / 2)

巴塔哥尼亚沿海地区主要盛产四种鱼类。其一是生活在巴塔哥尼亚大陆架海域和拉普拉塔河河口的阿根廷鳕鱼,

其二是生活在巴塔哥尼亚大陆架和斜坡南部近海的前臀鳕鱼;第三四四种鱼类则分别是南美枪乌贼和阿根廷滑柔鱼。

四种鱼类占到每年鱼产品捕获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除却渔业和矿产开发产业,畜牧业将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第三大支柱产业,雄伟险峻的安第斯雪山为当地带来了宝贵的水资源,在绵延数千公里的安第斯山脉山底,融化的雪水汇聚成一条条宽广的大河,滋润着河流两岸的牧场、草地。

丘布特河、内乌肯河、利迈河、阿根廷湖、纳维尔瓦皮湖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的主要水资源供应河流。

丘布特河源出里奥内格罗省安地斯山脉,大致向东南流,在帕索-德印第奥斯折向东北,注入大西洋。全长810公里,水季时可通航中小型运输船只。丘布特河周边流域受其灌溉之利,有肥沃的农牧耕地,适合养殖牲畜以及苹果、樱桃等果树生长。

利迈河河道全长380公里,集水区面积61,723平方公里,发源自海拔高度770米的纳韦尔瓦皮湖东端,最终与内乌肯河汇流成内格罗河。

纳韦尔瓦皮湖和阿根廷湖都位于巴塔哥尼亚南部地区,其中,纳韦尔皮瓦湖位于安第斯山脉特罗纳多山东麓。湖面海拔767米。湖岸曲折,长约75公里,宽约10公里,深300米,面积544平方公里。湖水清澈,岛屿散布,最大的维多利亚岛上生长着茂盛的寒带植物,动植物种类丰富繁多,林木葱翠,风景优美,是巴塔哥尼亚地区最适宜移民定居的地点之一。

阿根廷湖地理位置比之纳韦尔瓦皮湖更为靠南,气候环境也更加寒冷一些。

阿根廷湖是一个巨大的冰川湖。湖面海拔187米,平均深度150米,最深处500米,面积1466平方公里。湖水经东岸的圣克鲁斯河注入大西洋。有莫雷诺、乌普萨拉等冰川伸入湖中,冰舌断裂成无数冰山飘浮于湖面。

附近雪峰环抱,山坡森林茂密,景色雄伟壮丽,湖畔周边留有阿根廷人建立的定居点,适合作为国家在巴塔哥尼亚南部寒冷地区的主要聚集点。

巴塔哥尼亚被安第斯山脉分割为两片区域,安第斯山脉东部地区因为与拉普拉塔平原直接连接,更方便国家调动军队充实当地武装力量,

而安第斯山脉西部的约20万平方公里土地,只有几条狭窄的山口小道与东部地区相连接,每次从寿州向海州运输战备物资时候,都要穿过三四百公里的无人区、翻越高低起伏的山峰、路口,然后依靠羊驼、驮马等牲畜将物资交到山脉另一侧的驻军手中。

占领初期,海州驻军的粮食、衣服、药品、枪支弹药等物资供应全部依靠外部,运输成本高昂,只是因为本土驮马、羊驼数量众多,以牲畜为运输工具成本较低,维持巴塔哥尼亚太平洋一侧驻军的费用才不致太过惊人。

海州直面南太平洋,沿海地区与智利渔场相距不远,渔业资源不下于巴塔哥尼亚东部沿海地区,因此,因地制宜,发展远洋渔业补对于扩展财政收入,降低驻军成本,是一件十分划算的生意。

海州、以及海州西部南太平洋海域的复活节岛、萨摩亚群岛、瑙鲁岛等岛屿周边海域都将划入渔业捕捞的范围内。

复活节岛距离南美大陆约3600公里,荷兰航海家罗赫芬最早于1722年4月5日复活节发现并登上该岛,该岛因此而得名。

1805年起,西方殖民者开始到岛上抓拉帕努伊人当奴隶。1862年,秘鲁海盗乘八艘船只而来,抓走了一千多名拉帕努伊人,男性拉帕努伊人几乎被一网打尽,这些人被运到秘鲁,卖给了当地奴隶主。

后来在国际舆论的谴责下,秘鲁政府不得不命令奴隶贩子将这些拉帕努伊人放回,但这批拉帕努伊人已死得只剩下100人左右了,在返回复活节岛的途中,又染上了天花,在旅途中纷纷病死,只有15人回到家乡。这15人也把天花带到了复活节岛。

传说中的创始酋长霍图·玛图阿的最后一批后裔死去了,所有的酋长、祭司也都死去了,岛上居民只剩下了100多人。

1863年法国传教士登上复活节岛传教,十多年后,最后一批土著居民迁居到法属波利尼西亚地区,复活节岛被法国人放弃,成为一个无人小岛。

复活节岛地表构成以石块为主,土壤成分较浅,不适合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生长,只能种些甘薯等低营养植物。

对于法国殖民者而言,复活节岛地理位置偏僻、岛上土地贫瘠、距离南美大陆和南太平洋其他岛屿路程较远等因素,不具备建设为殖民地的经济价值、战略价值。

但是于汉国政府而言,复活节岛位于海州与萨摩亚群岛中间地区,占领当地一方面可以获得一个落脚点,方便远洋捕捞的渔船临时停靠,另一方面,南美大陆太平洋一侧海域岛屿数量稀少,复活节岛160平方公里的面积,在几个芝麻大小的岛屿中,算是少有的中型岛屿,能够在战时,充当海军舰队维持萨摩亚群岛联系的中转据点。

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