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一这天,礼部官员从天不亮就开始忙碌起来,今天是个大日子,官家协同文武百官要在校场阅兵,自然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禁军也在校场周围布置警卫,凡是可疑之人都会被带走盘查。
辰时,天光大亮,此时校场外的百姓已经人山人海,虽说大宗军队的表现很差劲,但这种规模的阅兵多年难得一见,而且官家也会来,这个热闹还是可以凑一凑的。
大多数百姓其实都是来看官家的,虽说隔得很远,不是眼神特别好的根本看不见官家长相,但只要是能跟官家出现在一个场合,将来都可以跟子孙后辈吹嘘一番。
忽然校场四周再度增加护卫强度,校场东面侧门开启,一辆六匹骏马的车驾卤簿,缓缓进入校场,羽保、华盖、族旗、罕毕、车马之众盛矣,皆安徐而不哗。
瞬间,校场外的百姓激动起来,争相踮起脚尖观看这一盛景,有的直接爬到树上从高处眺望。
赵宗全身穿龙袍,神态威严,不苟言笑,缓缓走向高台龙椅,待文武百官位列两班,一位礼部官员念起了大段贺文。
贺文又臭又长,弯弯绕绕,听得人昏昏欲睡,总算贺文念完之后,官家身边的太监高喊一声。
“宣,殿前司都检点觐见。”
秦浩从武将当中出列,此时的他已经换了一身铠甲,与平日里文人的打扮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加上他身姿挺拔,浑身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即便是身经百战的英国公见了都不由赞叹一声:好人才。
“微臣拜见官家。”
赵宗全对秦浩的表现也十分满意:“秦爱卿,今日阅兵乃是国之大事,你手下的兵将可有准备好?”
秦浩没有回答,微微躬身,转过身面向西侧城门,高声呼喊:“官家问,你们可有准备好!”
城门外,众将士高声呼和:“时刻准备着!”
几万名士兵齐声高喊,声震云霄,犹如一道炸雷将在场所有人的情绪瞬间点燃。
赵宗全也激动的攥紧了拳头:“那便开始吧!”
“擂鼓!”秦浩下令。
两名壮汉拎着棒子来到牛皮鼓面前,用力砸了下去,一声、两声,这鼓乐就像是砸在人心里一样,震得人头皮发麻。
就在鼓点响起的那一刻,西侧城门大开,一个方阵的士兵率先从城门走了出来,方阵十分整齐,左右前后,相隔的距离就像是用尺子量过一般,他们双手握着铁枪,昂首挺胸,那整齐划一的脚步声,让在场的百姓、文武百官无不为之侧目。
赵宗全见到这一幕激动得只能将拳头缩进袖口,狠狠攥紧来掩饰他内心的激动。
随后,又有捧日军骑兵方阵紧随其后,马的动作没有人整齐,但在大宋绝对算得上是赏析悦目了。
随着阅兵的队伍完全进入校场,列队完毕,秦浩手中令旗一展:“列阵!”
只见校场中的士兵口中整齐呼喊着:“一二,一二一.......”
原先的方阵开始产生变化,有的摆出一个个鱼鳞一般的小方阵,有的呈箭头形状,摆成锋失阵,这一切都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完成。
一开始围观的百姓还觉得原本漂亮的军阵瞬间变得混乱,结果等到军队停止运动,再度变得井然有序。
忽然不知谁喊了一句:“大宋万胜!官家万胜!”
瞬间犹如烈火燎原,整个校场外围的呼喊声犹如排山倒海般袭来。
校场内的文武百官也都纷纷高声应喝:“大宋万胜,官家万胜!”
赵宗全激动得站起身,双眼有些微微发红,英国公等一众老派勋贵也是热泪盈眶,多少年了?他们有多少年没有听到过这句话了?
演练还在继续,各个阵型开始相互穿插,虽然只是演练没有真打,但也足够让人热血喷张,兵器交至碰撞的声响伴随着士兵的呼喝,让人彷佛梦回唐朝。
阅兵结束后,赵宗全特意让身边太监搬来了一坛酒,亲自倒了一碗:“今日,诸位将士让寡人见识到了我大宋军魂,望他日在战场上,你们能够一雪前耻,扬我大宋威名!”
“夺取燕云十六州!直捣上京临潢府!”
不知哪位士兵忽然喊了一嗓子,紧接着在场所有人都开始高声呼喝,声势震天。
阅兵结束了,但是此事的影响才刚刚开始,阅兵的成功让赵宗全真正看到了北伐成功的可能性,他秘密召见了秦浩,询问殿前司诸军的实际战斗力。
秦浩却先给他打了一剂预防针:“阅兵跟实战完全是两回事,而且练兵才刚刚一个多月,连初见成效都算不上,最起码也要经历两年的训练才能上战场。”
赵宗全对于这个结果,并没有感到失望,要准备跟辽国开战,必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大宋从上到下都被辽国给打怕了。
光是统一思想就需要很长时间,否则人心不齐,准备不足,无疑是去送死,这一点赵宗全还是有清晰认识的。
“两年,两年时间应该差不多够了,秦爱卿,两年之后,寡人要看到一支强军,一切就拜托你了。”赵宗全郑重的道。
秦浩躬身拱手:“微臣领命!”
然而,就在秦浩刚刚从大殿出来,就被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