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那些年的文人才子(二十二)(1 / 2)

【虽然生活依旧苦,但是在成都的那段日子算是杜甫晚年过的较为安逸的生活了,忽略那每年的秋风来临时期,他没事就与夫人杨氏下下棋,写写诗,情致来了,携手泛舟湖上,这大概也是老杜晚年漂泊西南最为快乐的一段时光了,因为紧接着他又要漂泊了。】

这样的日子似乎也挺闲适的!

被困居在长安的杜甫难得的看了眼天幕,看着天幕中妻儿的音容笑貌,他好怀念啊!

杜甫很是想念妻儿,可于他而言,与妻儿团聚竟也是一种奢望?

【严武的去世,让杜甫再度失去了依靠,他辞了职,离开了成都。这些年,他几经辗转,大多时候都是寄人篱下的,他想家了,分外思念自己的家乡,于是乎老杜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随后漂泊到湖南岳阳,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感叹万千之下,一首《登岳阳楼》呼之欲出。】

【可惜,战乱不断,杜甫始终未能回到他的故乡,一路南下,在小舟上与世长辞,时年59岁。】

【回顾杜甫的一生,是充满磨难的一生,也是让人感动的一生,他一生坎坷,也一生执着,他心怀国家,也心怀黎民,他的诗很现实,沉郁顿挫,也是史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写照。生前的他并不出名,不是他不好,是世人不懂他,他能以凡人之躯成就诗圣之名,他当之无愧。】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和杜甫就是大唐文坛之上的双子星,虽群星荟萃,却都不及两人耳,“诗仙”与“诗圣”在后人心中永远都是不可替代的,然他两人之并肩,却有着许多人的不满,粉丝们为他两人谁为第一,争的面红耳赤,各不相让。】

韩愈:“……”

这不是他写的吗?后世之人闲的蛋疼嘛!在他看来,李杜两人,那是不相上下的。

【那么是谁最先提出这个问题的呢?中唐的元稹,他认为,李白的诗歌虽然豪迈不羁,但是托物言志、古体乐府,都是不如杜甫的,然后一些诗歌的技法和意境也不如杜甫,至于律诗,与杜甫相比,李白那是差了很多。元稹不愧是杜甫忠实的粉丝,尊崇杜甫的同时,还不忘贬低李白。】

元稹:“杜子美多厉害啊!”

他说的没错啊!他就喜欢杜甫,杜甫当为第一。

同时代的白居易也深以为然,虽然李白成名早,可是论才情,还是杜甫好。

【到了宋朝,更是扬杜抑李,形成了“千家注杜”的蔚然场面,以黄庭坚等人为首的江西诗派更是遥尊杜甫为祖,至于其他喜欢杜甫的文人更是数不胜数,比如王安石,他也是杜甫忠实的粉丝,一看到杜甫的画像,便能膜拜不已的真爱粉。当然喜欢李白的亦不在少数,比如北宋的欧阳修,明朝的杨慎等等。那么谁为第一便成了历朝历代都争论不休的话题了。】

杜甫:“……”

看到后世之人如此喜欢他,杜甫的心中很开心,能与偶像并肩,他更是高兴,但同时也很汗颜,在他的心里,李白自然是最厉害的,他无论如何也是追赶不上的,后人怎能将他排在太白兄前面呢!

还有为什么要争这种?第一啥的,有意义吗?

杜甫从来不在乎虚名,他也没认为自己的才华举世无双,但是他也怕偶像不开心,所以他转身去看李白,只见李白依旧笑眯眯的,看来也没受什么影响。

李白:“子美有如此成就,我开心还来不及呢!”

李白豁达的心态才让他不在乎这些呢!更何况,他与杜甫投缘,看着未来有那么多人喜欢他,他真心的为这位小老弟高兴。子美的才情,子美的诗名,是他历经磨难,一步一步走来的。诗圣之名,名副其实,他为第一,又何妨?

不过,话说谁第一重要吗?

【而在主播看来,李白和杜甫,交辉相映,光照千古,一个天纵之才,挥洒恣意,诗歌宛若天成,不加雕饰,一斗酒,百篇诗,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一个心中有天下,笔下自无私,乃诗人之典范,他用诗歌描绘历史的深刻,用漂泊的人生书写思想,他们虽风格迥异,可同样才情绝伦,他们都是伟大的诗人,更何况他们生前是好友,死后又何必一定要将他们一较高下呢!】

李白、杜甫深以为然,韩愈默默的点头,白居易若有所思。

【李杜的事就讲到这了,唐朝也就此揭篇了,当然唐朝的诗人还有很多,比如“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孟浩然,还有诗魔白居易,其《琵琶行》《长恨歌》那都是经典之作啊!这些主播就不一一说了,咱们来看宋朝。】

天幕一幅幅画面接踵而来,盛唐、中唐、晚唐,包裹了各个时期的诗人,来了个简单的插播。

没有被天幕点名的诗人看到了自己的画面,激动不已,也有人一眨不眨的盯着,结果啥也没看见,失落不已。

【哦!对了!说宋朝之前,还得说说南唐,说说那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千古词帝李煜。】

千古词帝?莫非这位文人还是位帝王?

宋朝之前的人不免如此想到,而有些帝王更是皱起了眉头,能被天幕点名那都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