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可不是恒久星科学会议能够决定的,你应该明白这一点。” “那你的意思是……” “人类至高科学会议。” “你要把它造出来?” “不然呢?我为什么要花四十三个恒久年时间来设计它?” 被因施奈奈的野心所吓住了的学者目瞪口呆,不由问道,但声名卓著的大学者显然不会说错话,他的瞳孔当中只有狂热与野心。 学者沉默了一下,深吸了一口道。 “好吧,我们可以尽力拉拢整个恒久星的学者们,假如全恒久星的学者们都认可了的话,那么在人类至高科学会议上,它被通过的可能性也会大上很多。” 听着好友的话,名为因施奈奈的大学者勾起嘴唇。 …… 约3000个银河时后,新一届的人类至高科学会议开始了。 来自四十多万个行政星上的一百多万位学者们汇聚于此,每一位学者都在其各自的星球上是绝对的权威,是平均每万亿人当中才有一位的大人物,但在这银河骄傲的恒久星上,他们的荣光也仅仅如此而已。 在这里,来自全银河的学者们都会在此交流意见,在这个以科学为尊的时代,它们所一致做出的决定足以颠覆任何的星际政权。 而在这里,有一个人的议题却夺去了几乎所有人的光辉。 “我的同伴们,我们的科学已经停滞了!” 在以近光速传递信息的精神网络内,一个乖戾的学者大吼着,在他的面前是这上百万的学者们。 “不管再开多少次这样的科学会议,都已经于事无补,在这个光速不可超的冰冷虚空当中,我们的科学已经停下了脚步。我们不能再这样了,我们必须改变这一现实!” 因施奈奈的发言一如他的性格,永远都是这么粗暴狂野,固执己见,但其智慧却足以令所有人信服。 不过,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不,我并不这么觉得,我想我们的科学还是在进步的,最多只是缓慢了些。” 在这个精神可以实体化的精神网络内,有一位学者摇了摇头,反对道。 看着反驳的学者,因施奈奈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先问了一个问题。 “乌努诺莫学者,你能够先告诉大家你是从哪个星域的哪个星球来的吗。” “二十七星区,绿沼泽星球。” “那里距离恒久星有多远?” “62.8光年,因施奈奈学者。” 被称呼为乌努诺莫的学者彬彬有礼,流利的回答着因施奈奈的问题。 因施奈奈点了点头。 “恩普呼姆学者,你能够告诉大家你是从哪个星域的哪个星球来的吗?那里距离恒久星有多远?” “七十六星区,碎钻石星球,185.6光年,学者。” “齐埃赞学者,你能够告诉大家你是从哪个星域的哪个星球来的吗?那里距离恒久星有多远?” “八十三星区,黄石星球,171.2光年,学者。” “……” “一百五十九星区……288.3光年,学者。” 伴随着因施奈奈的挨个提问,众多学者的距离有长有短,有的几光年,有的则是数百光年,但很多都是用了近百年时间、通过长时间的休眠才来到恒久城,参加这每一百年一次的科学会议。 而最终,整个科学会议距离最遥远的学者出现了。 “一千五百八十八星区……1357.6光年,学者们。” 在众多学者中,一位平静的学者躬身道。 就连因施奈奈也停下了说话。 1357光年,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距离,意味着这位学者即使是来到恒久星也花费了一千多年的时光。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人类至高科学会议是在2900个银河年之前才宣布召开的吧,即使消息不停的传播到你们那,也需要1357个银河年吧。” “是的,学者,你说的没错。在约1450年前,一千五百八十八星区才得到了人类至高科学会议召开的消息,我们星区花了近一百年搜集了整个星区内486个行政星的全部科技成果,并委命我前来参加人类至高科学会议。不过,看来我们所总结的众多科学成果已经落伍了,很遗憾,没能帮助到你们。” 学者说的很平静,但其中的内容却一点也不平静。 人类使用银河历不过3165年,恒久星的建立也仅仅约一千五百个银河年,也就是说,几乎是在恒久星建立后不久,在遥远的星空中,一个当中最为偏远的星区得到了消息,便马不停蹄的派遣自己星区当中最优秀的学者、带着自己全部的科学成果来到这里,参加这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的人类至高科学会议。 “马姆古弥多那学者……您其实没有必要耗费自己的岁月。” 马姆古弥多那摇了摇头。 “不,因施奈奈学者,我不认为我的到来是错误的。虽然我带来的众多科研成果都已经落伍了,但这一点我们早在出发之前就已经想到了,然而我们坚信,在这汇聚了486个行政星的全部智慧结晶当中,一定也有着属于我们星区的人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