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桑想到清源。 对方点出小乘、大乘之道,使秦桑豁然开朗,方才找到门径。 此次下山悟道,结果还算圆满。 小五经历世情,人性压制住魔性,以后只需要慢慢消磨魔意,蜕变指日可待。 尽管是剑走偏锋,秦桑终于摸索出《紫微剑经》的道。 不知清源是为了引出道庭才说这么多,还是清源看出了他的迷茫和瓶颈,特意点醒。 虽说等他沉淀一段时间,接触到大千世界的其他强者,总有明白的那一天,却也不得不念他的好处。 大千世界广阔无边,前路难测,不知日后能否重逢。 「大乘。」 这两个字在秦桑脑海翻腾,挥之不去。 常人实难想象,世间岂能有大乘杀道。 秦桑最初也觉得有些荒谬,但细思起来,并非无迹可寻。 通过《紫微剑经》,可以窥得紫微剑尊心境变化,以及修行的轨迹。 大致可以以元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元婴之前,杀意凝杀符,杀性滔天。 经历元婴期的迷茫,突破化神之后,收剑入鞘,便已能够控制杀心,不是那个只知杀戮的杀星了。 不过,紫微剑尊因何领悟大乘杀道,又经历过什么,引人遐想。 化神期还只是在竭力压制杀性,炼虚期却能从杀戮中超脱,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令人奇怪的是,如若紫微剑尊是以庇护苍生为念,为何沦落到阁破剑碎,举世皆敌的地步? 如今紫微剑尊失踪,麾下势力星流云散,敌人还不放过他们,他这个‘传人"也要躲躲藏藏。 秦桑猜不透,倒也不急切。 从今日起,他光明正大走上台前,接触大千世界的大势力,相信总能查到一些秘辛。 道庭和紫微剑阁的实力深不可测,想必在整个大千世界,都曾是举足轻重的大势力,即使衰落也会留下痕迹。 除非…… 秦桑想到中州的无相仙门,被道佛联手从史书上抹去,又没有那么笃定了。 一瞬间冒出种种念头,很快都被秦桑压下去,多想无益,最紧要是自身的修行。 道庭和紫微剑阁回归,是大能之间的博弈。 实力不够强,和在此次风波中随波逐流的那些人一样,只会成为棋子。 到那一日,想必紫微童子也会弃他而去吧。 心中暗叹,秦桑见玉朗站在广场外,迟疑着不敢过来,便招了招手。 玉朗脑海里回荡着那句话,似懂非懂,定了定神,上前行礼,「拜见师父。」 他听出来,清风道长可能是化身之类的存在,但总感觉师父的这句话另有深意,参悟不透。 望着面前陌生的师父,玉朗的思绪很乱,还在深深的震撼之中。 通过师姐的表现,猜得出师父很强,没想到这么强大。 律令一出,人间翻覆! 出身云都天的云仙师,给陶誊留下一枚传音符,逃回云都山,至今不敢露面。 燕国修仙界各方势力,全都躲回山中,封门闭户,远离人间。 沙大哥和陶誊都不敢进城,战战兢兢候在城外。 师父一言,如同天条。 棋盘被掀翻,落魂渊和云都天的炼虚老祖,竟然始终没有现身,似乎默认了。 他还不知道冥鹘老祖已经陨落,落魂渊正风雨飘摇,否则更加震撼。 「你该回山了,」秦桑道。 玉朗怔了怔,应道:「弟子遵命 。」 话音未落,玉朗心有所感,望向北方,只见一队仪仗簇拥着銮轿从皇城而来。 官兵开道,将百姓隔开,文武百官紧随其后,独独缺了他这个丞相。 仪仗行至石像前,对站在石像前的他们视若无睹。 定是师父使了障眼法,玉朗暗想,旋即又露出讶然之色。 只见他们在石像前摆开香案,三牲贡品,国君亲自率领文武百官祭祀,念诵祭文,阵仗比祭天大典还要隆重。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自古便是重中之重,玉朗并不陌生。 如今,燕国竟将祭天之礼用来祭祀师父的雕像! 祭文之中,有代天行法、涤荡魔氛、守护人间、世之圣贤等字眼。 玉朗不禁看了眼师父。 秦桑目露神光,望向城外,视线似乎越过了燕国,扫视整个人间。 同一时刻,同样的大典发生在人间诸国,并将取代祭天大典,成为惯例,一年祭祀一次,祭文传阅天下! 清风道长的功德,在人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秦桑神游物外。 随着祭祀大典进行,秦桑隐隐感觉,自己和那些雕像之间,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对修为没有显着的提升,借之印证功法,隐隐又清晰了一分。 秦桑脸上古井不波,心中也谈不上欣喜。 此战,仅冥鹘老祖陨落,秦桑只是用言语警告孤云叟,想必云都天不敢再插手人间。 人间,将是他的人间。 下山之时,秦桑也没料到自己这么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