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下大阵,驱散水气,还此地一个朗朗星空。 ‘冬!’ 忽一声钟响,打破一切沉寂。 众弟子心脏勐烈跳动,不约而同抬起头,望向主峰,露出期待的表情。 ‘冬!’ ‘冬!’ …… 钟声不疾不徐,直至奏满九声,声震寰宇。 众目睽睽之下。 主峰之巅,一位身穿金丝绛衣的女冠步虚而上,正是师雪。她乃是听雪楼掌座,自领此次婚仪的高功之职。 她步伐沉稳,走在虚空如履平地,行至百丈高处,脚步站定,拂尘一甩,云生雾起,仙气渺渺。 云雾汇聚,凝为高坛。 彼时,一队弟子手捧香炉玉盘,整齐飞上半空,奉上香、花、灯、水、果五供。 香是天香。 花是乾坤合和花。 灯是红鸾灯。 水是月华琼浆。 果是万岁仙桃。 弟子整齐摆好供品,翩然返回。 师雪行至高坛,拈香为拜,吟偈赞颂,步罡踏斗,口诵玄经,飘飘若仙。 听雪楼上下,所有目光聚焦在师雪一人身上。尤其那些侍灯的弟子,更是神情严肃,不敢有丝毫松懈。 师雪诵经罢,再拜焚香。 所有侍灯像是得到了某种信号,齐刷刷抬起手掌,掌心多出一盏灵灯,火苗燃起,熠熠生辉。 ‘去!’ 一名年仅十几岁的女弟子满脸紧张,用另一只手一丝不苟完成印诀,轻轻按向灵灯。 便见灵灯火苗一颤,忽地分化出百条火蛇,天女散花般射向四周,不偏不倚落入灯笼,点燃一枚枚灯芯。 女弟子余光扫了一圈,见没出什么纰漏,心下一松,旋即又神情肃然,因为他们的职责还没有结束。 霎时间。 听雪楼无数灯盏齐明,红光耀天! 灯火映照之下,灯笼表面刻画的龙凤图桉竟似活了过来,它们破纸而出,动作略显僵硬,能看出是剪纸所化。 龙凤并未远离灯盏,而是首尾相连,环绕着灯盏,共同拱卫,托着灯盏然然升起。 这些灯盏只升到一丈高处,但愈加明亮。 灯若火树,云烟碧落,仙灵为伴。 听雪楼诸峰俨然变成一条灯火长河。 然灯威仪,功德至重。 上照诸天,下照诸地。 八方九夜,并见光明。 红鸾灯仪! 那名女弟子目眩神迷,呆呆望着前所未见的美丽盛景,无法自拔,险些忘了自己的重任,眼中难以抑制露出羡慕之情。 红鸾灯仪乃是听雪楼最高规格的科仪,琉璃祖师这等地位才有资格享用。 而她即便成亲,最多由师父做个见证,办一个比凡人华丽点儿的婚礼,不可能让整个师门一同为她庆贺。 此时,站在高空俯身观看,又是另一番美景。 以听雪峰主峰为中心。 红鸾灯仪分为东西两部,西方呈凤形,每一盏灯火如同凤凰火羽,摇曳之间,彷佛羽毛舞动,荡起层层光波。 东方则蜿蜒细长,呈现龙形,鳞片闪耀,身姿矫健。 师雪立于云坛,脚步如幻,印诀连变,忽然骈指点向云坛所供的主灯,指尖射出一道流光。 主灯点亮,如同被激活了阵眼。 主灯汇聚万千灯火,光焰直冲霄汉! 这一刻,空中星河摇动,竟有星辰和红鸾灯仪遥相呼应,闪闪发光,有四颗星辰脱颖而出,愈发明亮。 其中一个的亮度最为惊人,胜过皓月,在星海闪耀。 此乃红鸾星! 红鸾星动,夫妻之宫。 当然,这并非真的是星辰被引动,而是大阵和红鸾灯仪塑造的异象,影响的范围仅限于听雪楼附近,北海其他境域是看不到的。 星光如注,落于九天,与主灯交汇。 一时间,夜空中幻景无数,不乏青鸟、鸾飞剑等种种意象,好似红鸾星君下凡赐福。 星光灌入灯盏,影响整座红鸾灯仪,灯光明亮了数倍不止,灯仪组成的龙、凤随时可能会活过来。 这一刻,即使在听雪楼外极远处,也能看到这里的煌煌明灯、熠熠星光,为之震撼。 师雪再拜。 忽而,一朵祥云飘然而至。 云上站立两女,其中一人正是罗婉。 另一个青年女子应是她的晚辈,修为仅有金丹后期,眉宇之间暗藏春意,但此时不敢放肆,尽数收敛。 罗婉就没这么拘束了,脸上依旧带着魅惑的笑容。 一些听雪楼弟子不经意抬头,看到罗婉,当即两眼发直,挪动不开。 就在这时。 听雪楼诸峰飞出几道身影,个个气息不逊色罗婉,正是听雪楼的几位元婴,都赶回来参加大典。 此时他们将替秦桑和琉璃接待宾客。 “罗道友,有礼了。” 其中一人径直迎向罗婉。 “琉璃师妹大喜之日,不得不来,本宫也想见识见识新郎官是何等人物,竟能让琉璃师妹倾心。” 罗婉含笑说道。 那人哈哈大笑,“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