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细川三渊议(1 / 2)

关东攻略在即,吾妻郡先拔头筹。越后相模两地殚精竭虑,为即将到来的碰撞,做好最后准备。

将目光转回近幾,此时在河内的饭盛山城,也有一场密谈正在进行中。

日本和族起源于大和国奈良盆地,后向北迁移至京都盆地,定都平安京,也称为京都。

从中世起,京都盆地西面的濑户内海沿岸,大阪湾,借助海运贸易壮大,也带来了海上的威胁。

大阪湾以东的大阪平原无险可守,一路延伸到京都盆地,给京都带来了很大隐患。

大阪平原的两个领国,以淀川分为南北,北岸为摄津国,南岸为河内国。

后来河内又被分东西两国,靠海岸为和泉国,靠京都为河内国。

这三个领国是京都防御海上威胁的重要屏障,淀川更是京都的生命线。

琵琶湖通往京都的川流称为濑田川,在京都南部改称宇治川,进入大阪平原后,便是淀川。

这条贯穿京都,连接东西近幾的重要河流,是京都商业的生命线,也是攻略京都必须的军事补给线。

生驹山脉位于淀川以南,分割大阪平原与奈良盆地。饭盛山在生驹山脉北部,监控淀川入京水道。

当初三好长庆上洛,足利义辉就是带幕府联军,在山下的河内国内平原对峙。之后战事不利,幕府联军退守淀川,形势岌岌可危。

是斯波义银在奈良盆地击溃三好侧翼军势,奇袭饭盛山城,前来救援,为幕府联军稳住了阵脚。

最后,幕府三好双方议和,才有了今天的西近幾局面。

战后,幕府内部洗牌,斯波义银成为地方实力派领袖。

此时河内国的局势,是游佐信教占据南河内,三渊藤英占据北河内。真正的河内之主,畠山高政勉强守着几万石直领,苟延残喘。

斯波义银战后退出饭盛山城,将此城让给了三渊家。

而今日,和泉细川家两母女与三渊家两母女齐聚一堂,正在饭盛山城密谈。

细川元常与三渊晴员乃是亲姐妹,当初三渊家绝嗣,把三渊晴员从和泉细川家入继过来,继承三渊家业。

细川元常无女,又向三渊晴员要来女儿细川藤孝,过继到自己膝下,延续和泉细川家业。

四人虽然分属两家,却是血脉紧密,荣辱与共。

细川藤孝向两位母亲与姐姐鞠躬,然后取出各地情报请她们细看,自己解说。

“将军把山城国的足利马回众调往坂本城,压制南近江六角家。

山城国内,二条城由蜷川亲世掌握,伏见城交给了明智光秀。

西近幾这边,四国三好本家与三好三人众看似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连丹波叛乱都顾不上了。

可事实上,四国方面不断有船往来,运输大批辎重军需到堺港。

丹波撤下来的三好三人众军势,也没有到濑户内海沿岸布防,她们在淀川北岸沿途,修整待命。

外面的谣言传得满天飞,都说三好内战会在秋收后开打。但濑户内海上这些隐晦事,却瞒不过近在咫尺的我们。

三好家不但没有因为丹波叛乱,内部撕裂,反而在弥合分歧。”

三渊晴员看着眼花缭乱的各处情报,脑子已经转不过来,她问道。

“既然三好家内部走向和睦,关于内乱的谣言又是哪里来的?空穴来风也要有个理由吧?

麻痹丹波的叛党?为新一轮平叛突袭做准备吗?”

细川元常看了眼妹妹,摇摇头说道。

“丹波武家要是有心死守,以丹波高地对大阪平原,不论怎么掩盖踪迹,也拿不下山中坚城八上城。

拿不下新丹波守护,波多野秀治的八上城,这场叛乱就不算完。

三好家如此费心费力得遮遮掩掩,图谋的不是丹波国。”

细川藤孝点点头。

“不错,三好三人众的军势不是要杀个回马枪,她们盘踞淀川沿岸,是要借助水运前往京都。”

三渊晴员与三渊藤英同时瞪大眼睛,失声道。

“不可能!”

细川元常倒是平静如初,似乎早有预测。

三渊晴员惊慌看向姐姐,见她如此做派,更是手足无措,急切说道。

“我们必须马上通知京都,严防三好家撕毁协议,再次上洛。”

细川元常与细川藤孝对视一眼,皆不说话。三渊晴员顿时急了,喊道。

“你们倒是说句话啊!”

细川藤孝摇头道。

“将军不会信的。

出入京都盆地的淀川门户,淀城,在松永久秀手中。她频繁出入京都,对将军表现诚意,要为幕府与三好家之间的和睦,贡献力量。

守护京都南郊伏见城的是明智光秀,对将军一向是卑躬屈膝,唾面自干,连斯波家臣团都快看不下去了。

淀城,伏见城,两座要隘守护川流水道,沿途幕臣领地也不是瞎子聋子。三好家内战在即,怎么忽然就齐心上洛了?

把消息传去京都,将军只会认为是我们在挑拨,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严加申饬。”

三渊晴员心里盘算一番,还真是这样,顿时心乱如麻。

她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