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们就统一了广场舞,开启了新的纪元。
不过一首歌还是太过于单调,所以许多大妈跳了很久,就有点腻了。总觉得还是少了点什么,心里空空的,带着期待和渴望。
谁能想到,这个时候《小苹果》横空出世。
瞬间!
大妈们集体高潮。
京城。
“哎呦,这歌曲带劲。”
“跟《最炫民族风》一样的好。”
“关键还有配套的舞蹈。”
“是的,太好了。”
魔都。
“来,跟我一起学习。”
“小呀小苹果。”
“看一下,这个动作要这样。”
“很好,统一了,又统一了。”
羊城。
“嗯,刘淑芳的跳累了,换首歌。”
“换什么?”
“这还用怀疑?当然是小苹果。”
“边唱边跳,更带劲。”
全国各地,大妈们再次找到了统一的歌曲和舞蹈。
你跳你的《最炫民族风》。
我跳我的《小苹果》。
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
一片喜气洋洋。
尤其是暑假的晚上,正是跳广场舞的好时节。
大妈们的心情美得几乎冒泡。
新闻也出来了:“根据记者调查得知,现在全网最火爆的广场舞神曲《最炫民族风》终于有了它的姐妹版。本来所有人都以为《最炫民族风》是一首无法复制的神曲,它的成功有着太多的运气因素在里面。然而,就是在昨晚,王默再次出手创作出了歌曲《小苹果》,这首歌问世以后,便马上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辐射全国,开启了病毒式的蔓延。它传播的速度几乎丝毫不弱与《最炫民族风》,甚至由于有着跟其更匹配的舞蹈,所以传播速度更夸张。保守估计,目前这首歌已经在40岁以上的大妈群里刷屏,并且成为其第二首镇场之宝……”
各种各样的新闻,霸占了热搜。
【继《最炫民族风》后,《小苹果》横空出世】
【一夜之间,《小苹果》风靡华夏】
【谁说《最炫民族风》不可复制?】
【华夏迎来了广场舞的时代】
【大妈们的狂欢】
【《小苹果》舞蹈魔性十足,席卷全国】
至于内容,都差不多。
看到新闻。
无数网友哭晕在家里。
造孽啊。
两首歌曲,彻底完蛋的节奏。
以前如果只是一首歌,大妈们偶尔还会歇一歇,毕竟再好的东西也有腻的时候。但现在好了……腻了这首,跳那首;腻了那首,跳这首。
两首歌轮着来,嘿!正好。
二十四小时都可以不睡觉。
这也代表着,大妈们真正开启了广场舞的巅峰时代。
谁也压不住了。
在网友们痛苦不堪的时候,许多娱乐圈的专业人士同样满脸茫然。
他们前两天还在煞有其事研究《最炫民族风》成功的原因呢,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运气+不可复制。
可是!
特么的,这才过去几天,《小苹果》就将他们的智商按在地下摩擦。
你丫说是运气?
你丫说不可复制?
那《小苹果》是怎么回事?
这些专业人士想哭,他们也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为什么这两首歌火了呢?
关键是火了就算了,还能火的如此不可理喻?
整个华夏都被卷入了啊!
更不可思议的是,来自于各行各业的惊喜。
“我发现这两首歌不仅仅是大妈们的专用,步行街用上它们后,人流量明显提升了不少。”
“谁说不是呢?我店里循环播放它们,客流量较之以往高了将近一倍。”
“许多公司已经将两首歌定为团建必备歌曲了。”
“谁说《小苹果》只有大妈跳?年轻人跳的更欢。”
“就是!这些年轻人网上说不喜欢,但跳的比谁都快乐。”
“你以为我喜欢啊?没办法避免它们,我只能选择享受了。”
“呵!还嘴硬。”
“……”
反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全都慢慢接受了两首歌对于各行各业的冲击。
就像评论里说的:无法避免,那就享受。
但还是有些头铁的人,依然顽固在分析两首歌成功的背后原因。
只是越分析,越是崩溃。
你说这两首歌,到底有什么特长之处?
歌词优美吗?没有。
歌曲动人吗?没有。
有励志意义?没有。
有教育意义?没有。
你如果说它旋律劲爆?然而类似的歌曲成千上万,它们能有这么火爆吗?十分之一都没有。
甚至许多人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它们就是:口水歌!
尤其是不少词曲人、歌手,对这两首口水歌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可就是这样的歌曲,却毫无征兆席卷了全国,甚至不限于网上,而是传到了线下几乎每一个角落,让华夏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