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孙文台,于大汉列祖列宗面前,破董卓于此!(1 / 4)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心中都是暗骂不已。  “又来了!”大秦世界之中,扶苏极度无语。  “怎么每次到了关键时刻,就总有人扯后腿呢?”  之前在看李隆基盘点视频安史之乱的时候,李隆基和李亨两父子各种骚操作扯后腿,就已经让扶苏心脏有点受不了。  没想到,换了个视频看,竟然还有这种情况?  秦始皇表情淡定,平静道:  “这些所谓的士族,勾心斗角,各个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会发生这种事情再正常不过。”  “若是十八路诸侯都是为了大汉朝廷的话,董卓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扶苏哑然片刻,表情失望。  “这些十八路诸侯,其实就是打着匡扶汉室名义的反贼,对吧父皇?”  秦始皇点了点头,淡淡道:  “外戚没了,宦官也死完了,大汉朝廷再无和士族抗衡的力量,这种结果就是必然的。”  “扶苏啊,你现在能明白,为何朕当年不行分封,而一定要推行郡县制了吧。”  分封,就是权力分散于地方。  郡县,就是权力集中于朝廷。  扶苏依旧有些疑惑。  “可这大汉不也实行的分封制吗?”  秦始皇一声冷笑。  “这儒家的分封制,和咱们法家的能是一回事?”  “朕这么说吧,大秦朝廷可以精确的知道大秦任何一个乡村之中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去年产出多少粮食,上缴多少税赋,出了多少人服役。”  “东汉朝廷能知道吗?不能。”  扶苏越发疑惑了。  “父皇,视频之中也没有说过这些方面吧,您怎么就知道一定不能呢?”  秦始皇冕旒轻轻摇动,平静道:  “要学会见微知著,扶苏。”  “视频之中说了,小的士族掌控村镇,中等士族掌控郡县,上等士族入朝为官。”  “视频之中又说,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  “朕问你,若是一个村镇之中的各种吏员全是出身于某个士族,那这个士族若是想要隐瞒丁口、税赋、徭役、粮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吗?”  扶苏愣住。  上卿蒙毅开口道:  “若都是一个家族掌控地方,那隐瞒这些东西简直不要太简单。”  秦始皇嗯了一声,淡淡道:  “更何况这个东汉用的还是什么举孝廉,嘿,你推荐我的儿子,我推荐你的孙子。”  “这会造成什么?官官相护!”  “地方上,宗族势力盘根错节。朝堂上,各种亲朋师生官官相护。”  “你说,这种所谓的郡县制,和朕大秦的郡县制有可比性吗?”  扶苏这才恍然大悟。  “郡县制,还是应以法家制度为准。”  “儒家的郡县制,其实便是一个换皮的分封制!”  秦始皇这才露出笑容。  “没错,既然儒家郡县制本质就是分封制度,那么当大汉朝廷天子的力量暗弱下去,各地郡县之中的士族们,自然也就会如当年诸侯一般奋起,逐鹿天下了。”  秦始皇说到这里,面无表情地指了指金幕。  “如曹操、孙坚这般奋勇向前,想要为了东汉朝廷而尽力的忠臣,又怎么可能不被袁术这种心怀异志,想要取代汉室的人百般阻挠呢?”  顿了顿,秦始皇表情平静地开口。  “胡亥的盘点视频之中有一句话,朕记得清清楚楚。”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若你不想重蹈胡亥的覆辙,那你便要永远记住,将皇权牢牢抓在手中。”  “否则,纵然朕因为看了盘点视频让大秦避免了胡亥亡国的祸端,将来也同样会有这种事情降临到大秦身上!”  扶苏表情郑重,缓缓点头。  这一刻,这位大秦皇太子殿下深切地感受到了,皇权究竟是如此的重要。  集中权力,原来是这般生死攸关的事。  再想想,自己身旁那些儒家博士生平日里鼓吹的仁义、分封、君臣相敬……  扶苏身体颤抖了一下,突然开口道:  “父皇,儿臣想要换几个博士生,就法家的如何?”  秦始皇有些意外,随后露出笑容。  “有何不可呢?”  这位始皇帝,心中变得欣慰。  朕的扶苏,越来越成熟了。  终于不再那么天真了。  终于越来越符合朕心中的继承人标准了。  东汉世界中,刘秀不想说话了。  反而是太子刘庄,面带怒容。  “这个袁术,大汉给了他袁氏四世三公的荣耀,他就是这么回报大汉的?”  刘庄越说越是生气,直接盯着在场的群臣。  “诸位,你们都是士族,你们这些士族的后代,就是这么回报父皇和大汉的?”  听着刘庄的质问,大殿一片安静。  在场的大臣们脸上火辣辣的,心中无不大骂袁术。  愚蠢!  就你这个臭小子的胡搞瞎搞,让皇族已经要失去对士族的信任了。  刘秀叹息一声,缓缓开口。  “明年开恩科,招揽进士人数扩大一倍。”  众臣闻言,心中顿时一惊。  这进士还要继续扩大?  简直就是挖士族的根啊!  丞相宋弘头皮发麻,忍不住开口道:  “陛下,三思啊。”  刘秀面无表情地看着宋弘。  “老宋,你不要让朕三思。”  “你应该让袁隗三思,让袁绍和袁术三思去!”  宋弘这一刻,简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袁氏,真该死啊!  宋弘心中做出决定。  等会散朝了,一定要派人去汝南调查一下。  看看这个什么袁氏家族,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货色!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孙坚听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