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十二章(1 / 3)

大概是今夜喝了咖啡的缘故,亦或许是收到晚上那通消息的影响,邓绥心里有些亢奋,有些杂乱,思维不断地游离着,却总是无法沉不下心思入睡。

她想到了从异国他乡跟随她回来的几位同伴,他们或许有其他的考量,但也是因为信任、相信她,才毅然决绝地辞去了研究院的工作,跟着她回国打拼,去谋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他们这几日也陆续办好交接手续来到了国内,现在仍然住在酒店里。

她又想到了这些年在国外的生活,有人的世界就有竞争,在研究院里勾心斗角也不可避免,但有时候她也会觉得安逸。

不必为生存而奔波,事业上又有了给予她很大信任的领导与支持她的同伴,她只需要潜心研究,只需要按部就班。

然而仅仅回国一周,那些生活就已经离她非常遥远,仿佛只是她的一个幻想,倒不如回国后的忙碌给她一种脚踏实地、踏踏实实的感觉。

最后,她不知为何竟然回想起今日晚间与何屿白在车里的场景。

这个时候她的思绪已经有些沉,半梦半醒间,她有些记不清他都说了些什么,依稀之间只能回想起他的殷殷关切,以及自己斩钉截铁地拒绝。

只有他在黑暗的车内仍然熠熠生辉的双眸,仍然历历在目。

……

五月六日,正是劳动节放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这天,影视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诸天影视宣布与StarAI幕后团队达成合作计划,接下来几个月将联合创作第一部全AI生成的动画大电影。

其实在劳动节放假期间,各大社交媒体上都出现了相关消息,但也只是零星传言,让人摸不清虚实真假。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刷到这个消息不过是看个热闹而已,只是粗粗扫过,随即便抛诸于脑后了。

起初,涉及“AI电影”“AI电视剧”,他们总是会争论不休,然而经过这么长时间,观众也逐渐开始免疫,不再像刚刚听说那样抵触,却也没有报太大的期待。

毕竟这些年经常有电影打着AI的名义,效果却大多不佳,及格线以上的倒是也有,却仍然没有多么令人惊艳的效果。

与之相反的是,这件事却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近几年影视行业持续寒冬,至今仍是处于低迷期,期间一些电影导演也逐渐开始反思,不再追求速度,而是精心打磨剧本,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制作,去拍摄。

然而最终能呈现给观众的优质电影却极少,大多数仍是平平无奇,粗制滥造。

不说其他,一部优质电影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都不是一般的导演和公司所能承担得起的,而知名导演和公司纵使有足够的能力,却很少有人愿意这样去做。

为了降低成本,很多导演选择尝试使用AI工具,但是结果却不甚理想,当时市面上最成熟的AI软件也存在着许多缺陷,做出来的成品观众更不买账。

此后的电影界,便分为了两派,一派固步自封不再使用AI来拍摄电影,另一派却依旧积极探索AI工具。

但业内人士也都清楚,即使他们在宣传的时候称是AI创作,最多不过是涉及了某些片段,仅此而已。

而今时今日,一方是国内知名的影视公司,一方是近期声名鹊起的AI大模型背后的科研团队,先前没有任何苗头,两方却突然宣布联合打造AI电影,这不啻于在业内埋下一颗巨雷,怎会不让人吃惊?

……

上午十一点左右,海悦大酒店八层宴会厅,宣介会结束,相关高层人员与记者们都已经离开。

作为诸天影视主管宣传方向的副总,管彤却留了下来,此刻正在与旁边的记者交代接下来的采访内容,力图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

另一边,邓绥也没有离开,她坐在休息室里,浏览着网上的新闻,眼见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即使这是公关的结果,心中依然安心不少。

邓绥收回手机,而后环视四周,发现没有何屿白的身影,眼见快到既定的采访时间,不禁踱步走了出去。

在最后一间休息室找到何屿白时,她正欲上前,却发现除了他以外,里面还有一个人,两人似乎在交谈。

她放慢了脚步,驻足在门口没有进去,犹豫自己来得是不是不合时宜。

里面的人毫无察觉,说话的声音反倒是越来越大。

被对着她的那个身影似乎很激动,大声指责道∶“哥,你为什么要和她合作?她当初在你心里划下那么深的一道伤痕,你难道就这样轻易原谅她了吗?”

何屿白皱眉提醒,语气逐渐加重∶“言灼,我们之间的合作是公事,是经过公司高层领导集体决定的。”

“我才不信!那你为什么要在公司力排众议,还把那个剧本给了她?”

徐言灼当然不会就这样让他敷衍过去,若说他哥没有一点私心,他怎么也不相信。

何屿白呵斥道∶“徐言灼!你不要光听信那些风言风语!”

邓绥听到这里,知道不是在谈公事,不欲再听,抬起手臂准备敲门。

毕竟她已经听出了两人讨论的是她自己,也听出了另外一个说话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