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之后,端妃平安诞下了一个阿哥。
这是胤禛的第四个儿子,赐名为弘昼。
为皇帝绵延子嗣,正常来说自然是可以再往上晋封,不过齐月宾已然身居妃位,再往上晋封,就只能是贵妃、或者皇贵妃了。
皇贵妃位同副后,轻易不会册立,至于这贵妃之位…
齐月宾到底是出身将门,如今膝下又得一子,在宫里风头正盛,胤禛私心里并不愿给她太高的位分。
还没等他思忖着要怎么开口,倒是齐月宾自己提了出来:此番能为皇上开枝散叶,是她的福气,她不求因此再晋封位分,只求皇上赐下些奇珍异宝、绫罗珠翠就好。
听了她的请求,胤禛这几日来时常紧锁的眉头,在一瞬间舒展了。
他心中赞许她识大体、知进退,连夜派人赏赐了众多名贵的珠宝、古玩,送去了延庆殿。
就连宜修也忍不住暗暗赞叹,在这皇宫里,齐月宾竟如此眼明心镜、懂得审时度势。
对此,齐月宾也只是一边抱着弘昼,坐在宜修的下首,一边淡淡一笑,解释道:“妹妹愚见,出身将门或多或少会招到忌惮,树大招风未必是好事,有时候以退为进才能在宫里安稳度日。”
宜修温和笑道:“妹妹有如此心性,难怪皇上对妹妹赞不绝口。”
雍正元年七月,太后提议,进行三年一度的秀女大选,来充实后宫。
选秀那日,宜修身着凤袍,端坐在胤禛身侧,看着一批又一批的秀女被带上殿前,太监用尖细的嗓音高声念着她们的名字、家世,然后再听她们挨个问安。
这样的一套流程翻来覆去的重复了一上午,宜修多少有些疲乏了。
各式各样的美人一旦看多了,也会有点审美疲劳的意思。
上一世的选秀是太后亲临,这次她却推说自己身子不适,把参与选秀这项重大事宜全权交给了宜修。
或许如今在太后眼里,她是个十分稳重妥帖的贤后,可以尽管把“给儿子选妾室”这个任务甩手托付给自己。
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很快过去,宜修重新整理了一下旗头,准备继续开始下一场选秀。
日头西斜,她也终于见到了几位上一世熟悉的面孔。
“大理寺卿甄远道之女,甄嬛,年十七——”
那太监口中高喊着甄嬛的名字,瞬间把宜修的思绪扯回了现实。
甄嬛今日的打扮甚是素净,颇有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意。
重生回来后,这还是宜修第一次与自己上一世不死不休的宿敌见面。
回想到从前在紫禁城厮杀的日子,宜修的眼底隐隐流露出一丝回忆之色——
这样的对手才有意思,这样酣畅淋漓的交锋,才能给她在宫里平淡乏味的生活,带来些出乎意料的调剂。
只见甄嬛自始至终低着头,听到太监唤自己的名字,微微怔了一瞬,然后不疾不徐的走上前,闷声道给自己和胤禛请安。
不知为何,总觉得甄嬛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
大概看多了花枝招展、鲜艳明丽的颜色,甄嬛这副素雅的装扮令胤禛眼前一亮。
“抬起头来。”他沉声道。
甄嬛心下一凛,依言抬头。
还是记忆中那张熟悉的面孔,只不过要年轻许多,眉眼间尚存着灵动之意,不似后来那个机关算尽、城府深沉的甄嬛。
同样的桥段,然而上一世的甄嬛抬头,胤禛看到的,是一张与自己早逝的白月光有着至少五六分相似的脸,一眼惊艳。
而这次,甄嬛那张肖似柔则的面庞,也只是让胤禛感到些许讶异罢了。
宜修在心中感慨,嗯,这二人确实是相像。
只不过这次柔则并不是什么“胤禛早逝的白月光”,而是隔三差五就要在她眼前晃一番的“假装柔弱的白莲花”。
两相对比之下,甄嬛因着身上那股少女独有的灵动气质,反而比柔则更胜了几分。
胤禛问了她几句话,见她出口成章,才情不凡,也提起了几分兴趣。
宜修会意,适时的开口叫她走上前来。
一旁的太监得了她的眼神指示,一碗水泼在了甄嬛脚边,又放了只狸奴过去。
甄嬛显然被惊了一跳,面上却未曾失仪。
真是难为她了,明明那么害怕狸奴。宜修在心中轻嗤了一声。
余光瞥见胤禛眼底饶有兴味的神色,看来就算没有“肖似仙逝的纯元皇后”这一层滤镜在,得宠对甄嬛来说依旧不是难事。
也是,毕竟容貌上乘,又通晓诗书,在一众秀女中算是很出挑,难怪胤禛会注意到她。
可惜如今柔则在皇帝心中的份量,早已与上一世无法相较,何况甄嬛虽不算骄矜自负,但一向对自己的资质有信心。宜修从前曾用一件先皇后的故衣便成功让甄嬛心如死灰,这一世恐怕行不通了。
谁叫柔则如今不是什么白月光先皇后,只是个得皇上两分宠爱的普通嫔位呢。
这宫中性情或容貌多少有些相似之处的妃嫔小主也不止一个,甄嬛又怎么会轻易再着了“莞莞类卿”的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