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第 20 章(3 / 3)

#039;#content'').append(''

道后不但不心疼她,反而担心影响家中名声,逼她自行了断。

其他人离家的原因差不多,无不是对家人伤透了心后偷跑出来的,家人嫌她们丢人,恨不得她们死。蝼蚁尚且偷生,因缘际会聚到一起,隐姓埋名相互安慰,靠自己的双手讨生活。

所以,她留下这些人有两层考虑。

在顾清音看来,这些人能独立织就幻花锦,只需凭借这门手艺,就算没有谢正廷,随便找个织造坊就能生活得很好。

她不知道谢家出事后她们发生了何事,但前世幻花锦没有流传起来,说明这些人没有出卖谢正廷,将幻花锦的技艺传给别人。

再者,这些人坚韧又自立,顾清音愿意给她们一个容身之所。

从后院出来,织机忙碌而有节律的声音还在继续,前院里满庭暖阳。

锦瑟看出来顾清音心情很好:“姑娘喜欢做生意?”

顾清音带着锦瑟在阳光下徐行,感受着初夏不凉不燥的温暖:“算是吧。”

谢正廷那边,虽然还没有看出前世的祸端,但她提醒过谢正廷不可孤注一掷,不可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卢知州身上。

谢正廷没将她的话当耳旁风,他留了个心眼,对卢知州引荐的人都格外留心。

顾清音迈上回家的马车。

车窗的竹帘已经锦瑟提前卷起来,只留下防止蚊虫的纱窗。

马车行经之处,江城的安宁与祥和悉数落入顾清音眼里。

这样就很好,谢家不会出事,妹妹也不会难受,没有萧惟凛,她可以在这充满烟火气的江城经营经营庄子,再打理打理铺子,就这样无悲无喜简简单单过一生。

兴许今后会改变主意,会去游历,至少在此刻,她喜欢这样的平淡。

*

萧惟凛在云城也很顺利。

不出三日,就和焦充定下新政的细节,萧惟凛看着面前的麻纸感慨:“都说江南出人才,孤看你已是难得的清醒之人,竟然还有比你更周全的。”

“臣惶恐。”焦充胖,手里习惯性地捏着一张帕子,擦着汗回答,“下官刚收到这封匿名书信就惊为天人,想要寻到这投信之人,才没有亲自去面见殿下,而是遣人将殿下请来。”

“那不重要,”萧惟凛摆摆手,并不觉得焦充那是怠慢,“事分轻重缓急。”

焦充:“可惜还是没有找到投信之人”

萧惟凛摩挲着案上平平无奇的麻纸,看着稚童般的字迹暗暗点头。

信中的内容翔实可靠,若能将这样的人引入他门下,焦充可以再记一大功。

但有那样的见地的人,字迹不会如此儿戏,说明对方故意不想让他们看出端倪。更何况,来递信的是个懵懂的稚儿,因为得了块桂花糖乐颠颠地跑来衙署送信,连将信交给他的人的高矮胖瘦都说不出清楚,摆明就是不想他们追查。

焦充知道萧惟凛起了爱才之心,连忙表态:“殿下放心,下官一定继续追查送信之人的下落。”

“随缘罢。”萧惟凛肃然道,“对方既然不想出山,那就不再强求。”

他爱才,但人各有志,他不喜勉强人。

大梁地大物博,江南人杰地灵,民间有这样的人才并不稀奇。锦上添花固然妙,也并非缺了谁就难以成事。有这样有真知灼见的人在民间,也是当地百姓的福气。

萧惟凛收起信纸,心满意足送客。

云城这边算是开了个好头,按计划他该离开兴宁府,前往其他州府。

杨垦来请示:“比原计划提前两日完成,殿下想要继续考察云城的民情,还是提前动身?”

萧惟凛抬头望了望天:“回一趟江城。”

他没打算更改和顾氏的婚期,他前世不知情也就罢了,万一谢家出事势必会影响顾氏新婚的心情,人命关天,他也于心不忍。

然而目前尚未流露出更多的异样,光靠他留下的人不够,还得他们自己警觉起来才行。

所以,他打算亲自去见一见妻妹和谢正廷,提点一番。

反正江城与云城就在隔壁,一日之间来回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