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婆婆高兴地道:“篮子就是一斤半。”
孟玉英把铜板数给了张婆婆:“张婆婆,你数数,钱对不对。”
“对的对的。”张婆婆拿着铜板,非常高兴,“玉英,你还收花不?”
孟玉英点头:“要收,但是只收我指定的几样,其他的不收。”
“我知道,我知道。”张婆婆笑眯眯地回家去了。
张婆婆离开之后,村里一个小孩儿提着一大篮子的荷花跑了过来:“婶婶,你称称。”
孟玉英直接称:“六斤。”而后称篮子,“篮子一斤半,你的花四斤半,四十五文。”
小孩儿接过钱,眼睛都笑弯了:“多谢婶婶。”
孟玉英拍拍小孩儿的肩膀:“去吧。”
一个接一个称,孟玉英当场给钱,整个村子都弥漫着高兴的氛围。
要天黑的时候,孟老太等帮着孟玉英收花的人也赶来了,把花和钱一起交给了孟玉英。
孟玉英留了这些人吃饭,感谢他们帮忙,所有人都很高兴。
……
从县城打烊回来,孟玉英赶紧带着从村里请的三十个妇人,帮着一起腌制花朵。
在她去县城之前,她已经安排这些妇人把花里的杂物挑出去,除了小朵花,其他大朵的花,比如荷花,只要花瓣,不要花蕊。
几十个人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已经处理好了,现在只要揉搓腌制就行了。
孟玉英把人分成几组,每一组处理一种花,处理方式跟昨晚一样。
“大家先称花朵的重量,再称糖的重量,在揉搓之前,还要挤半个柠檬进去,这个不能忘。”
“在放坛子之前,要用干净的帕子沾酒,把坛子内部擦拭一遍,不然花酱放进去会坏掉。”
“对了,在揉搓之前,手也要用白酒洗一洗,确保干净。”
孟玉英一遍遍叮嘱,同时监督,跟大家一起做花酱。
坛子是她去孟崇文所在的瓷窑买的,特别大,特别能装,把花酱放进去后,稍微按紧一些,面上再倒一层蜂蜜增加风味,最后盖上盖子,坛沿倒满水,密封发酵。
一坛坛的花酱被做好,放在角落里,忙到半夜,终于处理完了所有的花。
“辛苦大家了。”孟玉英给了大家丰厚的报酬,真的很感谢她们,不然花放在那里,第二天就会坏掉不少。
“没事,没事,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们,能干的我们肯定干。”妇人们说着话回家去了。
孟玉英把她们送到院子门口。
深吸口气,放松下来,孟玉英去了浴房,把澡洗了,随后回了房间。
孟玉英把钱匣子抱出来,数了一下今天的银子,笑容不由自主爬上唇角,干了大半年,赚了一万两千两了。
把钱都放进空间里,孟玉英爬上床,修炼起来,她的修为要提升一个境界了,这两天努一把力。
……
中秋节。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来了。
大家换上了新衣服,准备好好过节。
本来孟玉英都想放假,但是铺子里接了好些酒席,几乎一个雅间一个,所以今天还是得忙碌,家人也喊到铺子里来吃午饭,不过计划了晚上不做生意,大家自己玩儿,逛灯会什么的。
姑婆一大早来到铺子里送鸡蛋,同时给孟玉英送了许多月饼过来:“玉英,这是家里做的月饼,特别好吃,你一定要尝尝。”
孟玉英道谢:“多谢姑姑。”给了些面包做回礼。
“不用谢,我先回去了。”姑婆风风火火的,挑着担子回家去了。
关锦绣的丫鬟和荣淑云的丫鬟一起来到铺子里给孟玉英送礼。
孟玉英还是用面包回礼,她没有准备,压根儿不知道有人会给她送礼。
林大晋和赵巧也派人来送了礼,这让孟玉英非常意外。
余家也来送礼了,但是送在家里,没有来店铺。
除此之外,好多亲朋好友来送礼,好些从来没有来往的亲戚都来送礼了,还真是富在深山有远亲。
亲朋好友来送礼,孙老太就没办法离开了,只能在家里做饭。
孟玉英心疼老太太天天忙里忙外,没得空闲,干脆就让亲朋好友来铺子里吃饭,过节嘛,一年一次,不用分那么清。
正是因为这,孟玉英有史以来第一次见了这么多的孙家亲戚,见了一个又一个,大家抢着来跟她打招呼。
“这是表姑妈,快喊人。”
“这是大舅母,快喊人。”
“这是大姨,快喊人。”
孟玉英清晰的头脑最后都被一个个孩子给喊晕了,真是喊什么的都有,啥亲戚都有。
终于熬到了中午,孟玉英让大家入座,上菜吃饭。
闹哄哄的环境终于安宁一些了,孟玉英揉了揉眉心,准备去透一口气。
令人没想到的是,程绮华带着女仆来到了铺子里:“孙娘子,还有座位吗?”
孟玉英只得招呼客人:“有的有的,大人里面请。”
二人走进铺子,就坐在了大堂里。
孟玉英也没有让她们去雅间,雅间都满了,没有座位了。
但身为钦差大人,即便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