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到底要在谁家帮工(3 / 3)

39;

被噎住了。她心里的确是这么打算的,初来这个村,听说的就是财大气粗的赵家和修官山路的柳家结亲,长山能在这里做帮工,再好不过。她还上赶着巴结上沈三娘,想着以后让赵家给儿子安排个小领班什么的,柳家出事后,沈三娘跟她打过包票,什么都不耽误,官山路归了赵家,以后管保刘婶的儿子能在赵家手底下越升越高。

现在可好,柳家姑娘又能下地了,还和赵家退了婚,那刘婶前头在沈三娘身上的溜须打点,不全打水漂了吗?

她之所以听从沈三娘的,帮着赵家去搅合柳家帮工,就是因为沈三娘信誓旦旦保证,修山路的事儿,柳倾雪干不起来,迟早还得依靠夫家。

这会子事情发展的,的确出乎刘婶意料。她没想到柳家姑娘有这种气魄,说话办事利索得很。

“要我看呐,你还是安心让长山在柳家干吧,别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周婶劝道:“我是觉得在柳家帮工挺好的,不说那些条件,单说之前见过的柳老东家,小河可是说他对帮工都非常好。这段日子,小河跟他也没见几面,但就说想跟他,认定他当东家了。”

“嫂子你刚才在柳家说的那些话,放在一般人身上,早就不乐意了,可你看看人家东家姑娘,没跟你计较不说,还耐着性子听了你半天唠叨,我听着都腻烦……”

好有什么用?人也没了。刘婶的心思还是有些缥缈不定,总惦记着沈三娘提到赵家时候那种口气,她也的确去过赵家的商铺,连着半条村街,可比柳家的小瓦房石匠铺子气派多了!小河一个粗糙小子,懂得什么人情世故,就见了几面那柳家老东家,他能知道什么!

“哎,你说,他们好好地为啥要退婚?”刘婶忽然想起这茬,问周婶道。

周婶摆手道:“那可跟咱们没关系了!”

“退婚还能有什么好事?两家肯定闹过。咱们以前见过的那些退婚的,哪个不是弄成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要不柳家能要自己修路?所以我说,嫂子你就少说两句吧,以后别在东家姑娘跟前提赵家的事儿!”

刘婶不屑道:“赵家才不差她呢,我听沈三娘说了,赵家商铺在京城里都有分店,赵家当初能找柳家,全是因赵家和柳家祖上有那么点沾亲带故,赵家夫人吃斋念佛,心肠好,见不得柳家丫头孤零零可怜,这才答应这门亲事。”

周婶道:“媒婆的话你也全听,我可不这么觉得,我看赵家那些人都不怎么好说话,还是柳家的人瞧着亲切些。”

刘婶冷笑,心道没什么能耐能不亲切吗?说来说去,赵家还不是一般人能搭讪上的,听说赵家一般小门小户的生意都不接呢,她可不是没见识的,得给儿子选个最好的东家才行!

告别了周婶,刘婶转个身就去了赵家。

沈三娘正等在赵家听信呢,刘婶得去告诉她一下柳家的情况。

来到赵家后门,跟门房说了来意,门房给刘婶领到附近一间偏房。

刘婶谢过门房,掀开门帘子迈步进去,看见沈三娘正在里头坐着喝茶。见刘婶进来,沈三娘让她坐在对面。

刘婶刚落座,沈三娘就急不可待地问道:“怎么样,把人都找去柳家了吗?”

“去了,去了,全都去了,大伙儿吵吵嚷嚷的,都为工钱这事儿着急呢!”刘婶笑着答应道。

沈三娘面露喜色,忙问:“那柳家是不是乱了套了?柳家丫头怎么说?我让你提她爹,你提了没?她现在看起来怎样,脸上气色如何?”

刘婶笑道:“哎呦,你一口气问这么多,也得听我匀口气,一点点说给你啊。”说完又喘了口气,说道:“我从柳家回来,脚不沾地就来这边找你了,连口水都没得空喝。”

沈三娘对着窗外叫了一声,有婆子在门外答应,片刻功夫,茶水就给端上来了。

沈三娘笑道:“婶子略歇歇,不急,喝口水再说话。”

茶水没开盖,就能闻见茶香,摆在靠着软榻两人对座的小几上,刘婶喜得眉梢微挑,接过茶,见那婆子又对着沈三娘恭敬退下,不禁心生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