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等待金国的必然是灭亡;可如果强行对契丹部落进行征兵工作,很可能会彻底激怒契丹人,甚至会导致契丹再发动叛乱。
左右是死,兀术坚持征调各族壮丁,但两个帅府做法截然不同。右帅府的仆散忠义比较温和,他对契丹人的态度是既不答应也不反对,并暗自降低了标准,采用两丁抽一和三丁抽二的方案;而左帅府完颜亮却做到绝,将锦州周围的丁壮全部征用,从而引发了这一地区契丹人的愤怒,而撒离喝正是用契丹人这种心理成功的拉拢了各路契丹猛安,得以逃过完颜亮的算计。
被女真人充作炮灰的恐惧使被金国欺压和迫害了三十多年的契丹成员们在这一瞬间将所有心中的怒火全部指向灭亡他们的金国。处于抵御宋军前沿的辽东契丹人首先起事,这是自辽国自灭亡以后契丹部族的首次大规模起兵。而他们的起兵就如同点燃了草原上的野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何况是一群昔日勇猛无比的契丹人,在他们的影响下,各地的契丹部落纷纷响应。
整个辽东登时烽烟四起,契丹人攻州掠府,屠杀女真人,严重威胁到其在辽东地区的统治。而在如今的形势下,金国已经无力分兵镇压反叛,兀术只能再次收缩防线,放弃那些小的州县,向大城集中凭城固守,等待驱逐宋军后再做打算。可对于能否战胜宋军谁心中也没有底儿,一时间朝野上下悲观情绪蔓延,人心浮动,开始为自己的后路做打算。因为左相萧仲恭出使南朝发回几封信件后便无音讯,想是被南朝扣押,便以右相完颜宗本升为尚书左相,张浩为右相,暂时协助太师兀术管理朝政。
内忧外患之下,金国应对南朝大规模的北伐乏力,除了被动防守已经没有什么好的主意。在宋朝持续不断的打压和收买下,昔日的盟友西夏和高丽都成了宋的属国,可以作为牵制力量的北方鞑靼人,几个大的部族或被灭族或被驱逐远避,而效忠金国的塔塔儿人又被自己玩儿死了,导致危难之时连个帮手都没有。
人心惶惶之下,向大宋求和的声音再起,此次挑头的是太宗吴乞买尚健在的五个儿子宗本、宗美、宗懿、宗哲和宗雅。他们称大金左、右两帅府兵败,兵力折损甚重,而契丹人又借机起事,朝廷已经无力应对,早日乞和尚能保存国脉,不若答应南朝提出的条件,割让辽阳府以南、鸭子河以西及辽东半岛的土地,向其称臣,缴纳岁币等条件。待其退兵后励精图治,训练精兵以图再起。
此议一提立刻在朝中引起极大的反响,也分化成为两派。以右相为首的张浩极力反对求和,他以为南朝皇帝亲征足以表明他们不仅仅是想获得土地和岁币,而是要灭亡金国,以报当年靖康之耻,与其谈判不过是自取其辱,萧仲恭和议被扣就是明证,他的主张获得了太师兀术为首的少壮派支持。另一派自然是以新任左相宗本为首,双方在朝堂上争执不下,惹得皇帝完颜亶发了飙,借着酒劲儿将右相张浩打了一百廷杖,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未完待续。。)
锦州之战在天亮时落下了帷幕,帅府被攻破,城中六万守军死伤三万余人,俘敌两万余众,杀万夫长术列、徒单贞、仆散厚土,缴获大批粮草,整个城市基本毁于宋军攻城时猛烈的炮火。令高宠等人气闷的是他们费了半天劲儿,两个大boss却被一直看戏的近卫军所杀,不过他们也抓住先任右帅府监军、后又任左帅府监军的完颜秉德和左相萧仲恭,总算是略胜于无,比赵礼兵团还算幸运,他们跑了仆散忠义,监军反被他们抓住了。
随后打援的忠勇军也凯旋而归,献上叛将李成的首级,其在黑夜中乱闯了一宿,终未能逃出宋军布下的天罗地网,在天亮时精疲力竭的李成被搜山部队打死。其所领的两万援军大部被歼,有部分逃入山中藏匿,不过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的残敌已无法对宋军造成威胁,而锦州一失,他们早晚面临被擒、被杀的命运。
赵柽下令全军撤出城休整两日,打开四门任由城中百姓出入,组织人力掩埋尸体,清理废墟,发放药物,防止产生瘟—顶—点—小说 疫。同时令尚书省派遣预备官员接收城池,安抚民众,发放赈济物资,统计人口,分配土地,恢复生产;命枢密院组织州军接手城防,保境安民,清剿残敌。
锦州之战的胜利标志着金国左、右两帅府全部被歼,西、北两扇大门洞开,而两帅府所辖十余万大军被歼使金国军力大损。兀术苦心经营多年,耗费巨资修建的界壕工事也无法阻挡宋军的进攻,战火将全面在金国燃烧。宋军的铁骑将第一次踏入辽东之地,中原王朝‘大一统’的时代将再一次来临……
…………
现在大金国的当权者实际上是两个病人。一个是间歇性神经病皇帝完颜亶,另一个是连走路都困难的老病号太师兀术。惊闻锦州城被宋军两日攻破。守城军兵全军覆没,左帅府都帅和都监被杀,监军被俘的消息后,皇帝完颜亶大哭不止,喝的大罪后手持利刃在宫中游走连杀数名内侍、宫女,当堂杖责了几位宗室大臣。兀术听后急火攻心,吐血三升,病情骤然加重,随后卧床不起。但他不愧是大金国的顶梁柱,强忍悲痛在病榻之上依然勉力处理国事。
现在宋军西北兵团在鸭子河畔歼灭右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