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上京会宁府、东京辽阳府、辽东半岛的镇海府及与高丽相邻的正州,作为机动兵力随时准备抵御宋军的入侵。可处处设防带来的弊端就是兵源短缺,迫使金国开始大范围征发兵卒,各个猛安、谋克停止耕种向所属万户府报道,接受点集。
仆散忠义当然一时也无法得到朝廷的援兵,可他不但要守住数百里的界壕,还要分兵防守塔塔儿人被消灭后留下的巨大缺口,防备宋军自此兵进上京。同时他下令沿边堡寨青壮男子全部入堡守城,又采用两丁抽一的方式自各族百姓中征发签军协助征战,得兵五万。而这些人都是自带粮草、弓马,国家是不负责供养的,自然是惹得怨声一片。
而宋军这时全面展开进攻,目标也逐渐明确,克虏军剑锋指向泰州、龙翼军攻打南段的乌州、狮翼军负责北段的兴国。完颜余列明白宋军这是采用中间突破,两翼包抄的战术欲夺取进军长春州的大路,一举击败右路帅府。而宋军攻击的三处是界壕防线重要支撑点,一处被破则防线洞开。
完颜余列只能将自己手中五万兵力分出两个万人队守护两端,自己亲率两个万人队守中段,其余的人马会同堡兵分守界壕上的各个堡寨。人看着不少,可他明白当面的宋军仅禁军就有六万之众,加上助战的州军和蕃军弓箭手不下十万。而以完颜余列多次与宋军交手的经验来看,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野战就是被全歼的下场,守城也坚持不了旬日,因此他开始向都统军仆散忠义求援,让他速带大军前来!
作为防御泰州的前哨宁边堡成为了两军争夺的热点,其是界壕防线上的重要据点,攻破它便打开了通往泰州的大门。而守卫宁边堡的金军只有两个千人队和堡丁一千多人,看着对面蔽日的旌旗,望不到边的营盘,守将自知难敌,完颜余列知道此地一失,泰州将失屏障,急忙领军来援。
此时已经是二月的时间,围攻宁边堡的克虏军接到了开始攻城的命令,战争的序幕在‘隆隆’的炮声中拉开了,这也标志着大宋北伐之役的开始,而结果终将改写大宋的历史……)
完颜余列算是三朝元老了,跟随太祖、太宗和兀术征战多年,还残了一条腿。.。兀术征伐高丽之时遭受大败,他表现又欠佳,便被太师只派到泰州担任都统军,负责防备蒙兀部。在宋军占领临潢府和大定后,受命督建界壕。看着过去的同僚们都在朝中为官,自己还要拖着一条残腿修界壕,不免心中凄凉。
在朝廷打算重建左右帅府时,完颜余列想着自己也算事皇族,资历又老,摸不着元帅,起码弄个监军当当也是可能的。但诏令一下,派来的元帅是个毛孩子,自己打仗的时候他还没出生呢,而监军却是那个书呆子,自己原地未动还是都统军,不过权力却大大的缩小,头顶上多了两个‘太上皇’,都统府也从泰州迁到了小了许多的乐康城。
完颜余列本来对此就有气,接着右帅领兵进入草原追歼塔塔儿人从他那里将精锐调走,却没有带他去‘发财’。而那嘴上无毛的孩子没有他这老将坐镇果然惹出了祸事,为了杀蔑兀真‘误入’了敌境与宋军发生冲突,结果引得宋军调集重兵前来报复,搅得边界地区不得安宁。可那毛孩子还以为是仅仅因为‘误入’敌境引发的冲突,没有意识到自己中了大宋的圈套。 最后反倒是大金国先沉不住气了,联合塔塔儿人将其重创,替大宋除去了心病。也打破了草原上实力的平衡。使塔塔儿人如雨后的野草一样疯长,像吃饱了的狗不在看门,进而威胁到了金国的利益。感受到威胁的金国这时却再次犯错,不是将祸水引向大宋。却再次采用剿灭的简单方式处理,使草原成为了‘无主’之地,在边境线上开了个缺口,使界壕的作用大打折扣。
而自前年赵二北巡完颜余列就已意识到宋军要采取行动了,缺的只是一个借口,否则他早就开打了。此后发生的信使失踪、诏书丢失、与塔塔儿人结盟等等一连串的大小,只要细加琢磨就会发现,其实彻头彻尾的就是大宋策划的阴谋。 再有大宋的边界地区一向是防守严密,沿边的农场、堡寨,甚至放牧都是他们的眼线,可偏偏那天集体变成了瞎子、傻子,金军追着塔塔儿人深入五十里直到砍了蔑兀真的脑袋,大宋都毫不知情,岂不是太诡异了。而在金军回撤时,宋军又恰好和他们撞了面,发生冲突后,禁军转眼即到让冲突骤然升级,说明其早就布好了圈套等着他们往里钻呢!但当宋军接着金军‘入侵’的缘由调集重兵前来,那毛孩子又怕了,连番向朝中请调援军,让自己赶紧到宁边堡挡住宋军。
完颜余列接令时就冷笑不止,仆散忠义太嫩了,宋军明知界壕易守难攻,还偏偏调兵攻打,除非是赵二和他调教的那班人都让驴踢了脑袋,这分明就是他们惯用的声东击西之策,其真正的目标那是会宁府,只要他们出现在那里,界壕防线也就瞬间崩溃了。因此完颜余列便向太师单独上书,要他小心宋军从草原东进直取都城……
兀术看着两份迥然不同的战报,心中异常纠结,他也就是有病在身腿脚不大好,否则肯定比赵二转的还得欢。仆散忠义的看法是宋军发动的只是一场局部之战,不会引发全面战争;而完颜余列则认为这是宋朝蓄谋已久的战争,他们的作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