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登宣和楼赏月,观看歌舞。当然前帝赵桓和太上皇婉拒了邀请,他们现在实在是无颜面对当年自己所犯下的错误。面对明月大家共忆往事,无不泣泪满面,说起女真人的残暴无不切齿。血雨中的汴京城、漫野的遗尸、悲戚的行者……都成了他们一生难忘的记忆!
八月十八日,赵柽率群臣前往忠烈祠及汴京城破殉难者纪念碑园亲自祭奠,追封刘鞈、欧阳珣、李若水等朝臣义士,并提写‘毋忘国耻’匾额,令人悬于忠烈祠正堂之上,警示后人。并亲为参加当年汴京保卫战的有功者李纲、张所等人授勋。
八月二十日,二十年前赵柽率百战雄师,携战败女真人之威回到汴京登基,成为一国之君。重温历史,赵柽在当年率军入城的商丘门外校阅三军,但今日的场面大了许多,不禁有禁军各将,还有讲武堂、州军及乡兵派出的队伍。从各处赶来的观者不下数万人,将大路挤得水泄不通,当皇帝的黄罗伞出现在城头时,响起如雷般的万岁声!
入夜金明湖畔又是人山人海,不断腾空而起的烟火照亮了夜空,也照亮观台上太上皇和太后两人的笑脸,如今的盛世表明他们二十年前做出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儿子在当年万分艰难的情况下不仅拯救了国家,又实现了大宋的中兴,文治武功不逊太祖、太宗,他们可以安心去见列祖列宗了。
而在一处不显眼的角落中,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看着高高在上的皇帝,即便绚烂多彩的烟火也难以让他们移目。两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当年尽心的抚育和教诲没有白费,那个顽劣聪慧的小皇子已经成为了统驭万里江山,亿万子民的天下之主,创立不世之功的明君……
八月二十二日,这已经是放扑的最后一日,人们都在抓住机会试试运气,在京师最为繁华的马行街上突然出现了一伙人,一群小厮打扮的人大呼小叫的簇拥着一个中年员外,他们手里拎着大包小包,怀中也揣的满满的,几根长杆上高挑着迎来的利物,显然是运气十分的好。
“这他娘的什么情况,难道今年京师流行找帮爷爷辈的人当小厮?”看着那伙兴高采烈的人,人们不免侧目充满疑惑地相询……)
二十年前女真人二次南下攻克汴京,二帝北狩,数千皇族北迁,数十万百姓被掳往辽东,张邦昌篡位称帝,大宋处于灭国的边缘。?。。危难之时,遁世西北的二皇子赵柽重新出山,领兵横扫中原击退女真人,受太上皇衣带诏登基为帝,铲除伪楚赐死张邦昌,平定内乱,重整江山,中兴复国,开创了大宋又一盛世。
而赵柽也一改这些年节俭低调办庆典的规矩,除大肆调动一切宣传工具广为传播外,还从内府拨出专款用于开支。一时间汴京城上下张灯结彩,鳌山高立,皇帝下旨与民同庆放赌十日,各衙门自八月十三至二十三日皆放假休息。在二十日举行盛大阅兵,晚上在金明湖畔释放烟火。同时尚书省发布通令,命西京洛阳、北京燕京、南京应天及各路治、府治皆要举行庆典。
八月初五,赵柽颁布赦令:赦免兴国初年因投敌行为被流放的罪官子弟,允许其返回家乡居住,参加科举;赦免在侵宋战争中被俘的契丹、渤海、奚族及胁从的汉人,对于返乡者发放路费,愿留国者则如同大宋子民一般分配土地,给予必要的生产资料;赦免‘东南民变’时被流放和监禁的反叛,允许其回乡居住,但不允许进入京城、参加科举;赦免犯十年流徒以下罪犯,十恶之罪不再此列。 八月初八日,尚书省颁布通令。自皇佑开边以来为国战死之军将、蕃军及民夫者皆入忠烈祠享受国家祭奠,遗族享受同等抚恤,又爵者可选择子弟袭爵;自政和年后,参与收复河中之地军将和蕃军授予‘拓边’勋章;参加靖康年复国之战的军将和蕃军授予‘御寇’勋章;参加兴国年后收复燕云、大理、高昌、援助高丽、远征波斯及漠北等历次战役之一者授予‘护国’勋章。
皇帝的诏令和尚书省的通令接连发布,那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年的皇佑开边可以说是大宋走向衰落的,几番大败损兵三十余万,从此宋军一蹶不振,而殉难的军将不但为的安抚。反而被降罪,成了皇帝和朝臣们摆脱责任的替罪羊,因此广受诟病。而皇帝如今下旨将他们的灵位全部移进忠烈祠便是变相承认了当年贸然用兵乃是皇家的责任,与牺牲的万千军士无关,这种敢于纠正先祖的错误承担责任的勇气为世人折服。 其后被皇帝称为‘御寇战争’的汴京守卫战及其后的驱逐女真人的战役中参与者甚众,既有当年的老禁军、皇帝的西北军和康王的帅府军、地方勤王军及无数义勇。但结果迥然有异,有为国战死疆场者进入忠烈祠永享祭奠。有死于权力交接的内斗中,也有叛国投敌者,还有沦为盗匪被剿灭者,更多的人在战后返乡归于无名。
现在通令中没有对结局各不相同者区别对待,凡是当年参战者都有授勋的资格。如此决定,让朝野民众再次感受到皇帝胸怀的广大,让大家懂得功过是非虽有不同,但是只要曾为国为民奋战者,国家是不会忘记他们的。依然会给予他们应该得到的名誉。而这也标志着靖康以来围绕帝位的争斗已经结束。各方势力及皇家内部的和解。
至于‘护国战争’是由一系列战役组成,